心理健康︱保良局幼稚園小學推正向教育 家校合作助學童提升抗逆力

兒童健康

撰文: 陳家昌

發布時間: 2024/05/20 14:01

分享:

分享:

保良局龐董晶怡主席(中)及保良局教育總主任(學前教育及小學)劉志聰(右)上周六出席「正向教育」工作分享會。

學童壓力管理和家長情緒調節,是現今社會十分關注的議題,保良局早於2017年開始於重點屬校推行正向教育,至本學年更全面推展至逾60間幼稚園及小學 ,受惠超過二萬人 。

上周六保良局舉 行「 屬下幼稚園及小學正向教育 聯合發布會」 ,向超過300名學校代表分享推行正 向教育的成效、行策略及經驗 ,盼未來有更多學校持續關注校園精神健康的文化。

超過300名學校代表分享及了解正向教育的成效、行策略及經驗。

發布會上,保良局發表了「豐盛小人生」幼稚園正向教育計劃第二階段研究和「小學正向教育發展計劃」的成效。

而於2021至2024進行的「小學正向教育發展計劃」,以學習、教導、活出、融入4個層面為主要框架,分階段協助8間參與小學,認識及實踐正向教育,並在校園逐步推動發展,提升學校群體的幸福感。

保良局正向教育計劃顧問及教育心理學家陳秀慧博士表示,計劃目的讓學童在不同成長階段都能持續應用及實踐正向思維。

參予學童抗逆力提升

保良局龐董晶怡主席表示,近年學童情緒健康、自殺問題令人憂慮,故在6年前已覺有責任面對這些問題,首先在保良局的幼稚園推行正向教育計劃,再逐步擴至屬下的小學,為學校提供關於心理健康的援助及資源。

計劃實行了6年多,龐董晶怡亦感受良深。「大家有時覺得,幼稚園學童會否太早要接受正向教育,但經歷了Covid後,學校老師更能體會到當中影響,如幼兒缺少了社交、又不能返學。據有關學校的分享,有參加正向計劃的幼稚園,影響比起沒有參加的為少,抗逆力明顯較高,証明這個計劃的方向是正確的。」

教育局副秘書長蘇婉儀在分享會後參觀學校正向教育的相關內容。

她指出,小朋友的心靈健康能及早「打好底」,將來若要面對負面情緒時,學童以及學校和家長都能更好的處理。她亦期盼正向教育正好計劃日後會在保良局所有的學校,包括中學實行和推廣。龐董晶怡亦明白到老師和家長在教學上同樣要承受壓力,所以計劃全方位兼顧照顧老師、校工至家長等不同學校持份者,並由小處著手,令正向文化呈現在學校不同層面。

保良局教育總主任(學前教育及小學)劉志聰透露,教育局早前就屬下小學的教育局「校外評核」中,讚揚學校正向教育,將把正向文化融入學校。他指未來3年會將「小學正向教育發展計劃」逐步進展至屬下全部24間小學,而目標是推廣及更多中學參予。

家校配合應對情緒

保良局田家炳兆康幼稚園張鳳媚校長分享,學校在2018年參予正向教育計劃,有感同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在心理健康質素顯著有改善,日後面對批評等負面情緒,自能有正面心態應對。

保良局田家炳兆康幼稚園張鳳媚校長(左)及葉老師(右)都認同,家長和老師能以正面說話鼓勵小朋友,他們對抗性行為亦大大減少。

而在校內任教的葉老師,其兩名女兒都在該校就讀。既是老師又是家長的她,非常欣賞校方將「Not Yet」觀念融入正向教育。「例如女兒會學習琵琶興趣班,過程遇到挫敗時,我會安慰女兒只是暫時未做到,只要不放棄自然會有進步,女兒亦學會自我鼓勵。」

作為家長,她說有時也會有挫折等情緒:「自己也學會自我鼓勵,或跟校內同事分享,人際關係也很重要,大人懂得處理負面情緒,才可成為小朋友的引導。」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

【中小學試題免費下載】 【名校專區升學攻略】

【兒童健康百科】 【職場文化智慧】 【家事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