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膀胱癌患者年紀較大未必適合化療 標靶藥物可針對FGFR突變基因助患者控制病情

醫健人物

撰文: 趙頴欣醫生 內科腫瘤科專科

發布時間: 2024/05/24 07:44

分享:

分享:

膀胱癌雖不在本港十大常見癌症排行中,但是由於它的病徵不明顯,所以不少患者都會忽視病情,再加上不少患者的年紀較大,身體狀況可能較差,內科腫瘤科專科趙頴欣醫生不諱言:晦所以處理這個腫瘤的時候都有一定的難度。械幸好,近年醫學界發現了其中一種有關於膀胱癌的突變基因,患者若使用傳統化療藥物無效後,則可選擇透過針對性的標靶藥物幫助患者控制病情。

根據醫院管理局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顯示, 2021年本港共有463宗膀胱癌的新症個案,發病率大概是每十萬人中約有6人患上,患者中以長者人數佔大多數,平均年齡中位數約為71歲,約75%患者都是男性,而吸煙是其中一個高危風險。

血尿+尿道炎為常見徵狀 擴散後或有下腹痛

內科腫瘤科專科趙頴欣醫生表示,膀胱癌最常見的症狀為血尿,患者又會反覆出現尿道炎,而尿道炎時有發生,容易令人忽略可能是膀胱癌。及至晚期或已擴散階段,患者除了同時出現上述徵狀之外,腫瘤細胞亦有可能會影響到附近的組織,患者會覺得下腹或者肚子會有些疼痛的感覺,也有機會出現腎功能轉差的情況。

想及早確診病情,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驗尿,了解尿液中有沒有血或細菌,如有懷疑便可安排接受膀胱鏡檢查有沒有病理上的變化,然後直接抽取不正常組織化驗,亦可同時再作影像檢查,了解影響範圍,例如是否入侵膀胱的肌肉位置。

趙頴欣醫生表示,如果腫瘤細胞沒有入侵膀胱肌肉,可以先做一些局部治療;但如果已屬於肌肉入侵性的膀胱癌但未出現擴散,則可透過輔助療法或手術,嘗試將腫瘤移除;但如果病人不適合移除腫瘤,電療也是其中一個治療選擇。至於腫瘤已經擴散或者不可能做手術,則會透過藥物幫助控制腫瘤,目前治療膀胱癌主要是方法包括化療類藥物、免疫療法及標靶治療。

使用化療/免疫療法效果不理想 可轉用標靶藥物

晦傳統治療膀胱癌多以化療為主,化療藥物又以混合性化療較多,例如含鉑類化療,不過大部份患者的年紀較大,而且腎功能不太好,他們未必承受得到鉑類化療。在治療上面,病人的年紀和腎功能都是兩個很重要的考慮。械

趙頴欣醫生補充,如果患者接受化療後效果不理想,可以選擇免疫療法。另外,近年醫學界發現,大概有20%的患者,即每5人中便有一人帶有FGFR基因突變,如果他們在使用化療後效果不理想,則可以透過針對性的標靶藥,如FGFR激酶抑制劑去治療,患者亦要留心用藥後有機會出現口腔炎、腹瀉的情況,亦需定期監察血壓。

患者如曾接受化療或免疫療法後亦未能控制病情,可透過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檢查FGFR基因是否出現突變,以了解是否適合使用FGFR激酶抑制劑。趙頴欣醫生提醒,不同人接受治療的成效各有不同、副作用與風險亦有不同,建議患者與主診醫生討論,再按個人情況包括身體狀況、病情、承擔能力等,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趙頴欣醫生 內科腫瘤科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