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氣流|機師拆解搭飛機4大最易受傷時機 必學5招減輕不適感+受傷風險

休閒消費

撰文: 王明芳

發布時間: 2024/05/22 12:50

最後更新: 2024/05/22 13:07

分享:

分享:

機師拆解搭飛機遇氣流4大最易受傷時機,必學5招減輕不適感和受傷風險。

【新加坡航空/搭飛機/氣流】新加坡航空(Singapore Airlines)一架由倫敦出發客機(航班編號:SQ321),在飛行途中遇上劇烈氣流,5月21日緊急降落曼谷,機上一名73歲英國男乘客死亡,至少30人受傷。搭飛機不時會遇到氣流,尤其帶小朋友出遊,容易令孩子不安。有資深機師拆解遇到氣流時最容易受傷的時機,亦有專家分享5招應對氣流帶來的不適感,減低受傷機會。

新加坡航空客機內物品散落一地。(網上圖片)

飛機氣流|機師拆解亂流成因

荷蘭皇家航空早前在TikTok帳戶發布影片,一名機師解釋,亂流是飛機周圍氣流發生變化所致,飛機飛行時會遇到不同溫度、風速及風向的氣團,氣團導致不同密度的氣穴,繼而造成亂流。當飛機經過氣穴時,會經歷一定的顛簸和搖晃。

機師表示,雖然氣流讓人感到不適,「但現代飛機被設計地能夠安全承受(搖晃)」,機組人員亦受過專業訓練,能夠應對亂流,確保機上乘客的安全。他強調,「亂流是飛行中很自然的一部分,不意味著飛機有任何問題」,並提醒乘客一旦遇上亂流,應保持冷靜。

最新影片:

飛機氣流|4大最容易受傷情況

根據《紐約郵報》報道,有資深機師指出,如果乘客沒有扣好安全帶或站起來走動,有可能在亂流中受傷。此外,亂流引起的傷害通常是頭頂置物架上行李掉落砸傷人們的頭部,乘客摔倒或被拋到機艙另一邊,以及撞上機艙服務員的餐車。

但報道指出,因亂流引發受傷的可能性很低,由2009年至2021年,僅有30名乘客與116名機組人員因亂流而重傷,而全球每年有數百萬人乘坐飛機,因此數字非常小。

飛機氣流|5招應對氣流帶來不適感

《紐約郵報》報道,英國蘭開斯特大學(The Lancaster University)臨床解剖學學習中心主任兼解剖學教授亞當泰勒(Adam Taylor)曾撰文表示,人體的「空間定向能力」有助在任何環境中辨識自身與其他物體之間的距離及方向。當飛機遇到氣流時,機身突然上下左右晃動,會混淆大腦接收到的感官訊息,因此人體會產生各種不適感,包括頭暈、冒冷汗、噁心、嘔吐等。

泰勒提醒,飛行期間乘客應扣好安全帶,減低受傷風險,他亦建議採取以下方法,舒緩暈機浪的情況。

  • 選擇靠窗座位
  • 選擇客機前段或靠近機翼上方的座位
  • 深呼吸,保持一定的呼吸節奏,有助神經系統恢復穩定
  • 有嚴重暈機問題的人士,可預先服用經醫師或藥劑師處方的藥物
  • 乘搭飛機時不要飲酒,因為當遇到氣流時,酒精會干擾視覺和聽覺,並增加嘔吐的機率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

【中小學試題免費下載】 【名校專區升學攻略】

【兒童健康百科】 【職場文化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