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倡議|經民聯倡建大灣區自貿區 推金融「單一通行證」

政治

撰文: 區綽彥

發布時間: 2024/05/23 15:57

最後更新: 2024/05/23 19:07

分享:

分享:

經民聯今日舉行記者會,發布粵港澳大灣區自由貿易合作區研究報告。(區綽彥攝)

經民聯倡中央支持研究建立「粵港澳大灣區自由貿易合作區」,以自貿區模式消除粵港澳現存的投資和貿易壁壘,具體措施包括實施大灣區金融「單一通行證」制度、推出「大灣區外籍人才通行證」、羅湖及福田口岸逐步達24小時通關、恢復深圳居民一簽多行等。

經民聯今日舉行記者會,發布「粵港澳大灣區自由貿易合作區研究報告」。經民聯主席盧偉國指,建立大灣區自貿區,目標是將廣東自貿試驗區高水準開放政策適用範圍拓寬至粵港澳,報告提出多項政策建議。

經民聯副主席林健鋒指,目前香港以至外國的金融機構進入大灣區內地城市,仍然面對門檻高、障礙多、手續繁複等問題,不利於大灣區金融市場一體化。他建議,參考歐盟經驗,實施大灣區金融機構牌照和資格「單一通行證」制度,金融機構取得符合基本標準的認證許可後,無需再申領其他牌照,可在大灣區自由營業。

經民聯副主席梁美芬建議,推出「大灣區外籍人才通行證」,代替現在用護照和簽證進出的安排,便利外籍人士自由往來大灣區各城市,打通大灣區人才便利流動的通道,吸引更多外資公司來香港設立地區總部,讓香港匯聚更多國際人才和資本。

人才方面,林健鋒指,香港的金融中心的運作經驗,全國暫時是沒有其他的市可以代替的,還有離岸人民幣中心這個位置,一直在強化的,「所以我們是不怕人才到處走的,因為如果他以香港作為總部,而到處很自由地去大灣區,所以其實令香港更加活。」

吳永嘉:盡快恢復深圳居民來港一簽多行

經民聯副主席吳永嘉表示,粵港澳三地人員便利流動,是構建大灣區自貿區的必要條件。他說,國家與新加坡實施互免簽證,今年農曆年到新加坡旅遊的中國遊客,較去年同期多近10倍,新加坡的酒店、商場、遊樂場,到處都是中國人。香港與珠三角城市同屬一個國家,共建大灣區自貿區,人員往來應該盡量減少限制,建議盡快恢復深圳居民來港一簽多行,並擴展至其他大灣區內地城市

經民聯立法會議員陳祖恒建議,建議藉建立大灣區自貿區的契機,推動24小時通關,例如可先在羅湖及福田兩個鐵路口岸延長通關時間,同時協調港鐵及深圳地鐵調整相關路線的末班車發車時間,逐步達致所有口岸24小時通關。

倡延羅湖及福田口岸通關時間  逐步達24小時通關

陳祖恒又指,目前深圳灣口岸及高鐵西九龍站口岸已實施「一地兩檢」,港深西部鐵路亦將在前海設立「一地兩檢」口岸,而新羅湖口岸及皇崗口岸亦會實施「一地兩檢」。他指,「一地兩檢」已是大勢所趨,建議在其他口岸升級改造後亦實施「一地兩檢」,進一步便利兩地人員往來。

陳祖恒建議,在港深陸路口岸全面採用「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模式,讓旅客只須排一次隊、驗一次證、採集一次生物資訊,即可辦理兩地出入境手續,以大幅縮減通關時間,打通大灣區的人流物流。

盧偉國:24小時通關  非憑空想像

被問到羅湖及福田口岸24小時通關可行性,盧偉國指,知道東鐵晚上無論如何都要留一小時作維修,但若要發展下去,一個口岸要有不止一種交通工具,「所以我們的建議是和發展方向想的,24小時通關的建議,並非憑空想像。」

另外,經民聯又建議盡量減少人員往來限制,盡快恢復深圳居民來港一簽多行,並擴展至大灣區城市。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立即下載︰https://onelink.to/f92q4m

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http://tinyurl.com/3dtnw8f5

記者:區綽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