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專訪|保良局蔡冠深幼稚園打造校園藝術館 自編繪本延伸正向教育

升學教育

撰文: 黃諾韶

發布時間: 2024/05/24 19:30

最後更新: 2024/05/24 21:15

分享:

分享:

保良局蔡冠深幼稚園重視藝術教育,校長姚蔚婷為小朋友建立「愛學習,學習愛」的良好氛圍。

培養孩子對藝術創作的興趣,不止是提供紙張和顏料,嘗試從環境佈置入手也是好方法。位於屯門的保良局蔡冠深幼稚園(下稱保良局蔡冠深)是少數擁有獨立式兩層校舍的幼稚園,站在學校不同的位置帶來不一樣的視覺衝擊。

連同幼兒園的學生合計,保良局蔡冠深幼稚園校長姚蔚婷,是一位擁有410個「仔女」的校長媽媽。她憑着一股對創作的熱誠,即使從未修讀過藝術,仍無阻她把藝術及環保元素注入校園。學校自編繪本,配合多項正向教育活動及校園佈置,建立出「愛學習,學習愛」的良好氛圍,讓小朋友成長同樣「繽紛」。

最新影片推介:

甫入校園迎來一條由大大小小膠樽蓋砌成的「大彩虹」,抬頭望見走廊外牆掛起馬賽克元素的掛飾,細看會發現小盆栽偷偷躲藏在校園的大小角落。掃視校園陳列的藝術作品都是別樹一幟,五花八門,大膽創新的風格又保留著童趣,尤如一座別緻的藝術館。

位於兩層樓高的校舍,慢步校園從不同的角度觀賞這座兒童藝術館。(越玲瓏攝)

幼兒藝術教育培養審美眼光

重視幼兒藝術教育的保良局蔡冠深,特別在每星期劃分既定的創作時間,由老師設計教學內容,讓小朋友合作加工完成藝術作品。藝術活動不單培養小朋友的創造力,還能訓練到小朋友的小手肌和手眼協調,進行藝術、STEAM和感官的探索,幫助心智發展。藝術創作是表達個人想像的渠道之一。為了鼓勵小朋友分享創作理念,訓練語言表達能力,學校會記錄小朋友介紹作品的錄音轉成QR Code , 並輯錄在學習歷程檔案中。

校園的藝術作品,運用繽紛的色彩和不同物料拼貼製成,打造獨特的視覺效果。(越玲瓏攝)

小朋友眼中的世界充滿無限想像,即使是同一樣作品也有不同定義。姚校長指,「美」可以有很多角度,大人經常覺得彩色才豐富,但其實色彩配搭、深淺、黑白、金屬色,不同色系也可以很美。

藝術沒有對錯之分,譬如小朋友用色上盡量不會設有限制,由小朋友自主決定作品的模樣,自然激發創意。

校園的大小角落留下了小朋友和家長的創作足跡,希望小朋友每天踏進學校,在芸芸藝術作品薰陶下,自然投入做創作,激發創作意念和靈感,而且學懂欣賞的態度和培養審美觀,不僅局限於欣賞自己的作品。姚校長表示,所有作品未必需要完全符合教學目的,其實小朋友過程中能夠嘗試不同的藝術技巧,已是最好的教學成果。

點擊圖片放大
+7
+6

廢物利用激發無限創意 

創作本來是多元化的,小朋友除了繪畫,亦可運用不同的媒介和材料創作,可能是大自然的素材、日用品等。細察校園陳列的藝術作品,運用了廁紙筒、膠叉、膠蓋,甚至舊玩具,呈現了特別效果,如:喜歡畫車的小朋友可以利用玩具車輪圈,沾上顏料來做印畫。訓練小朋友以生活作為起點,把一些生活的事物和藝術連結。

二樓走廊掛滿了用快餐店咖啡杯蓋製成的掛飾。(越玲瓏攝)

仰望二樓走廊的牆身,掛滿了用快餐店咖啡杯蓋製成的掛飾,呈現黑白對比色的民族圖騰花紋。另發現學校很多環境佈置,用到廢棄物加工成為充滿特色的藝術品。目的是培養小朋友的環保生活態度,「教小朋友丟東西前先想一想」,學懂愛護環境。

姚校長訪問時笑稱自己是「垃圾婆」,平日喜歡儲起玩具包裝盒、收集紙盒,留待日後有靈感再創作。

這些包裝盒有點像垃圾,或看似「沒用」,不過我覺得它們最後有機會變成藝術品,我只是不想浪費才會習慣儲起。

這套觀念或許受到她在大學時到內蒙古義教的經歷所啟發,當地小孩可能獲贈一枝筆也會珍而重之。反觀香港小朋友的生活都趨向物質化,變成不懂珍惜。

教導小朋友要學識環保,愛護地球,更重要是學懂珍惜和感恩。(越玲瓏攝)

因此,姚校長經常把「感恩」這兩個字掛在口邊,希望小朋友知道幸福非必然。為了讓小朋友培養一顆懂得珍惜感恩的心,學校每天上學都有「正向一刻」的時間,主要揀選一至兩位小朋友分享他們感恩的事情,藉著分享互相聆聽,帶動感恩的氛圍。

共同興趣平衡親子關係

校長室內藏有一個「微型博物館」,擺放著一系列有梵高《星空》畫作元素的畫作和裝飾品。原來這裡的陳列都是姚校長和兩個孩子共同創作的製成品,孩子受到自己的感染下喜歡創作,共事的過程中令到親子關係更緊密,增加共同的話題。她指即使一家人踢波、砌積木,只要大家都喜歡就可以,她鼓勵家長找一件和小朋友有共同興趣的事去做。

其實小朋友很享受和大人一起完成任務,無論是過程或者完成作品都是一個很好的回憶。

部分陳列的畫作是姚校長和兩個孩子共同創作的製成品,保留著珍貴的親子回憶。(越玲瓏攝)

姚校長育有兩名孩子,分別是7歲大仔和5歲細女。她坦言,要平衡家庭和工作的時間是最大的難題。作為教育工作者特別體會到孩子大得快,為免錯失孩子成長的階段,縱使工作再忙,她仍會堅持抽時間,或趁學校假期放下工作陪伴兩名孩子。

為了把握親子時間,姚校長每天都會睡前習慣與孩子聊天,她指其實小朋友有很多感受,可能年紀較小未必能靠言語表達,但他們都開始有個人的想法,而作為大人可透過10分鐘或短短5分鐘的機會,從中了解孩子多一點,聆聽他們的心聲。此外,她認為與孩子有共同興趣亦是促進親子關係的好方法。

姚校長提醒家長要以欣賞的眼光多發掘孩子的優點。(越玲瓏攝)

姚校長經常提醒不應該把兄弟姐妹作比較,她直言每個小朋友都是獨特的,學習節奏有快有慢,且每個小孩的年齡、特質、興趣都不一樣,所以不要用同一把尺去量度每一個小朋友,家長要以欣賞眼光多發掘孩子的優點。

自編繪本延伸正向教學

保良局蔡冠深每月以主題形式將不同的知識和概念,融入繪本延伸教學。姚校長表示,每個小朋友都喜歡聽故事,也被故事裏面的人物角色或情節所吸引,所以學校自編繪本教材更能貼合學習內容的需要。

學校考慮到小朋友的閱讀習慣,「小朋友如果喜歡聽一本書或看一本書,其實是喜歡反覆地去看」,學校特別把繪本拍攝成朗讀版及故事版,再將影片透過二維碼(QR code)發放給家長,讓小朋友回家後可以繼續聽故事。家長亦可知道學校繪本內容,增加親子話題。

點擊圖片放大
+3
+2

正向教育從自身出發

保良局蔡冠深已推行正向教育第6年,透過資助培訓老師進行正向教育訓練,經常以先導角色把正向信息和經驗向業界分享。其正向教育共有6個主題,由個人到社交,涵蓋K1至K3的學生。K1重視小朋友的成長型思維和性格強項,認識自己的性格強弱項加以發揮。到K2培養正向情緒和正向健康,涉及到情緒管理和健康生活習慣。到K3延伸至正向關係和正向意義,學表達愛意,對環境善良等,讓小朋友明白正向生活可以由自身出發。

以K3的「Super Power」計劃為例,獎勵有好行為的學生。(越玲瓏攝)

為了配合正向教育自訂校本「5P正向教育」,代表繪本(Picture Book)、教師培訓(Teacher Practice)、活動計劃(Program)、環境(Placing)和家長教育(Parents Education)。

做正向教育,不單是上一堂課、講故事、搞活動,小朋友需要在一個正向文化裏面成長,需要在老師、同儕互愛和家長配合下才有效。

點擊圖片放大
+4
+3

姚校長分享到,學校曾舉辦「微笑行動」活動日,記得當時受到疫情啟發在口罩畫上笑臉,希望讓小朋友們滿帶微笑地上學。疫情後延續信念,全校派發T恤,在活動當天讓全校師生穿上小朋友自己設計笑臉圖案的T恤。學校環境和課室佈置會配合到正向教育主題,例如:配合K3教授正向關係,設立「加水」的角落,加水的意思就是「助人」,藉「幫人加水」的動作達致「為樂」,將一些本來抽象概念具體化,做到無時無刻都可做正向教育。

幼稚園正是小朋友價值觀建立的時期,培養良好價值觀和品格,希望他們有正向思維模式,即使日後面對失敗仍會繼續努力,便會有所進步。

姚校長認為,幼稚園作為學術起步的階段,學校要培養小朋友喜歡學習和上學很重要。學校要讓小朋友喜愛學習,遊戲是最直接讓他們有開心愉快的感覺,就是「讓他們上學來玩」。透過玩樂、遊戲的形式,小朋友不自覺地吸收知識,小朋友可以「愛學習,學習愛」,再學習把愛帶給身邊的人。

很多時候家長會問到我們是不是Happy School?我會跟家長分享我們絕對是Happy School,因為小朋友上學開心,才會願意學習,但Happy School又不代表學不到東西。學校一樣著重教學內容,只是愉快的學習氣氛而不是玩樂的狀態。

Happy School不是純粹玩樂,姚校長相信愉快學習能令小朋友學習知識,愛上學習。(越玲瓏攝)

由前線到幕後帶領團隊發展

幼兒教育不是表面上「跟小朋友玩」那麼簡單,除了處理小朋友各種問題,其實環境佈置、行政工作都需要考慮。校長工作最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就是見證小朋友的成長,上任校長的確減少了與小朋友面對面接觸的機會,不過她十分珍惜每一個與小朋友相處的機會,經常會去課室與小朋友聊聊天,維繫師生關係,相信姚校長記得大部分學生的名字就是最好的證明。

任職校長後,姚校長十分珍惜與小朋友相處的機會,喜歡走入課室與他們聊天。(越玲瓏攝)

姚校長從事幼兒教育14年,任職幼稚園老師到升任校長職位的教師生涯雖然不是很長。不過,她分外感恩遇上伯樂,提攜自己有機會擔任行政崗位。她亦慶幸自己體會過不同層級的工作,多多少少能切身處地去嘗試處理同事工作的難處和壓力,讓學校行政管理更得宜又不會太離地。

任職第4年保良局蔡冠深幼稚園校長的她坦言,以前老師作為前線工作者,負責照顧學生和教學,而主任和副校會負責調解和聯繫,直到勝任校長則負責更多幕後決策和行政工作,發現每層級的影響力遞增,覺得工作的意義更大。

姚校長比喻自己像領航員,帶領整個師生團隊發展學校,明白學校和教學團隊的專業發展,最終目標都是希望整間學校的小朋友都受惠,因此她明白整間學校每個崗位都十分重要。

「幼小同盟」助小一適應

「幼小同盟」計劃連繫保良局轄下的小學,為同區幼稚園提供小一適應支援和體驗活動。保良局蔡冠深在年初參與保良局莊啟程第二小學的中華文化的活動,除了觀賞表演,也讓幼稚園學生嘗試體驗小學的學習模式,了解校園生活後心理上有更多準備。根據保良局蔡冠深過往高班畢業生升讀小一的情況,逾半數畢業生升讀屯門區6間保良局轄下的小學,當中包括保良局西區婦女福利會馮李佩瑤小學和保良局莊啟程第二小學等。

點擊圖片放大
+5
+4

保良局蔡冠深在課程活動和加強語文表現,以助小朋友銜接小一新生。保良局蔡冠深在高班下學期以「小一適應」為主題,讓小朋友模擬升上小學的情況,如:介紹校園設備、模擬上課和小息、學習抄寫手冊等。在學術方面,學校近年加插英語拼音課程以加強英語學習,幫助小朋友對日後拼讀奠定基礎。有家長反映小朋友掌握拼音對默書拼讀有很大幫助。

此外,解題能力亦是小一面試常見內容之一,針對小朋友因不理解題目而影響面試表現,學校特別在活動冊上加插不同題型,圈出關鍵字,加強了解題訓練。最後學校也重視家長支援工作,除了安排升小講座,學校定期聯同社工舉辦家長小組分享,以分擔家長過渡升小階段的壓力。

秉持正向及語文教育

姚校長透露對於未來計劃,希望堅持進行正向教育,她相信由幼稚園開始幫助小朋友建立一個積極的健康心理,可以培養他們抗壓的心理素質。另一方面,除了重視英文之外,同時加強中文方面的語文教育,以建立牢固的語文根基,未來希望加強校本教材和編制閱讀策略,包括:加強小朋友的識字量、文法、組織句子的能力等,對寫作有很大幫助。

保良局蔡冠深幼稚園校長姚蔚婷分享如何建立 「愛學習,學習愛」的良好學習氛圍。(越玲瓏攝)

保良局蔡冠深幼稚園(屯門)
學校類型:非牟利
創校年份:2000年
地址:屯門青松觀道33號澤豐花園地下
學費:全免
網址:https://www.plkkgs.edu.hk/plkckskg/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

【中小學試題免費下載】 【名校專區升學攻略】

【兒童健康百科】 【職場文化智慧】 【家事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