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安全|34歲男子半夜突發腦中風 營養師盤點7類食物易堵塞血管

食用安全

發布時間: 2024/05/24 17:17

分享:

分享:

內地一名男子懶理自己患有高血壓,結果某日凌晨突然中風,有營養師就盤點7類容易導致血管堵塞食物,籲市民注意。

【高血壓/三高/腦中風/動脈粥狀硬化/血管堵塞/食用安全】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脂等問題雖然屬於慢性病,但千萬不能置之不理,否則隨時會引發更嚴重的問題。內地一名34歲男子某日凌晨突然出現動彈不得、口齒不清的情況,緊急送院後,醫生判斷為顱內動脈閉塞引起的中風,透過手術取出血栓才得以撿回一命。

最新影片:

綜合內地媒體報道,江蘇一名34歲男子本身患有高血壓,但因為自詡年輕而未有服藥控制病情,並且在出事前1個月就曾出現手麻、嘴麻、口齒不清等症狀,但他當時仍不以為意,最終出事。直至某天半夜,男子當時左邊身體無法動彈,叫喚了超過1個小時之後才被隔壁的工友發現,並將他送到醫院。

醫生為男子進行檢查後,確診為顱內動脈閉塞引起的缺血性中風(又稱腦梗塞),並通過手術取出腦血栓,總算順利救回一命。

到底腦中風是如何形成?中國註冊營養師谷傳玲就解釋,健康的血管光滑平整,一般情況下並不容易出現堵塞,然而一旦血管內皮受損,血液中的脂肪、膽固醇等物質就會在血管壁上沉積,繼而形成黏性的斑塊;這種情況如果出現在動脈上,便是動脈粥樣硬化。而動脈粥樣硬化之後,血管內壁會變得凹凸不平及狹窄,而血管狹窄到一定程度便有可能會堵塞。

另一種情況則是斑塊破裂,導致脂類物質暴露在血液中,引來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血液無法流向腦部,繼而引起中風。

谷傳玲引述研究,並列出以下7類容易導致血管堵塞的食物,提醒民眾平日盡量少吃。

1. 加工肉製品

包括醃肉、鹹魚、火腿、香腸、煙肉等醃製、煙燻的肉類。由於加工肉類中的食鹽、硝酸鹽及亞硝酸鹽都容易升高血壓,增加胰島素阻抗,影響血管內皮的正常功能,因此建議2-3周才進食1次。

2. 紅肉及牛油

所謂紅肉,即牛肉、豬肉及羊肉,而牛油是從牛奶中提取出的脂肪,兩者皆富含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會增加壞膽固醇的水平,而壞膽固醇很容易氧化沉積到血管內壁,是導致動脈粥狀硬化的高危因素之一。此外,紅肉還富含血紅鐵素,攝入過多會增加氧化應激,導致脂質過氧化,繼而增加動脈粥狀硬化的風險。至於攝取量,谷傳玲就建議每周最多攝取200克紅肉,及28克牛油(2茶匙)。

3 富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常見的食物包括糕點、即溶咖啡、代可可脂朱古力等,具體可參考該食物的成分表。這些食物通常都加入了氫化植物油、植脂末、精煉植物油、奶精、人造牛油等成分,因此含有反式脂肪酸,而反式脂肪酸則會增加動脈粥狀硬化的風險。

4. 含鹽量高的食物

谷傳玲指出,成年人每天的鹽攝取量不應該超過5克,當中包括食鹽、豉油、蠔油、辣椒醬等調味料,以及食物中的鹽分,例如泡菜。高鹽膳食會增加高血壓的風險,而高血壓會導致動脈內壁受損,最終引致動脈粥狀硬化。

5. 精緻澱粉類

例如白飯、饅頭、白麵包等,建議每周攝取量不超過2份(約160克)。由於精緻澱粉類屬於高GI(升糖指數)的食物,容易引起胰島素阻抗、氧化應激及炎症,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

6. 含糖飲品

不少含糖飲品包括果汁、手搖飲品都加入了葡萄糖漿或玉米糖漿,含有大量果糖,而果糖會促進三酸甘油脂的合成,從而導致血脂異常、內臟肥胖和胰島素阻抗。

7. 酒類

谷傳玲表示,雖然過往有研究顯示適量飲酒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前提是無論身體狀況,抑或飲食及生活習慣皆非常健康。她續指,即便只是少量飲酒亦會增加肝臟損傷,因此建議市民限制飲酒量,如果本身沒有飲酒習慣,則建議不要飲酒。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立即下載︰https://onelink.to/f92q4m

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http://tinyurl.com/3dtnw8f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