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城寨之圍城丨近年最成功港漫IP角色 資深漫畫人溫紹倫:支持新一代衝出香港

娛樂

撰文: 陳家昌

發布時間: 2024/05/24 12:39

最後更新: 2024/05/24 12:55

分享:

分享:

現大收7,000萬的《九龍城寨之圍城》,是近年最成功的本土原創IP改編電影。

成為現象級電影的《九龍城寨之圍城》,不止衝出香港現身國際影展,政府還表示有意再搭建戲中場景成為打卡景點。而電影的創作原型,是改編自余兒小說的本地漫畫《九龍城寨》,因著這股熱潮,會否令到曾經風光一時的港漫再受到大家關注呢?

事實上,80年代的香港漫畫曾跟歌影視同樣輝煌,暢銷漫畫可以創每星期十多萬本的銷量,現在雖然未必再成娛樂主導,但漫畫界多年來依然有不少新血出現,業內亦矢力推動港漫的發展。

九龍城寨之圍城丨伍允龍視成龍為偶像 與林峯合作後成戰友

第20屆中國國際動漫節(杭州) 香港館日前舉行誓師大會,邀請30間參展的本地動漫、遊戲、潮玩及相關產業龍頭企業的代表出席。

近日由在港府主導的「創意香港」資助的香港數碼娛樂協會,將會在本月29日至6月2日舉行的第20屆中國國際動漫節(杭州) 上,首次以「潮遊動漫」為主題設立香港館,推廣香港的動漫、遊戲、潮玩及相關產業,參展的本地動漫、遊戲、潮玩及相關產業龍頭企業共約30間,包括羚邦集團、猿創作、點五制作、海洋創作等,以推動香港數碼娛樂產業在內地的進一步發展,並促進兩地產業的交流和合作為目標。

香港數碼娛樂協會主席彭子傑表示:「內地市場潛力優厚,近年如動畫《長江三萬里》的成績便可見一至,今次業界首次於中國國際動漫節和中國國際影視動漫版權保護和貿易博覽會上設立香港館,一方面希望展現本地數碼娛樂業界的實力及才華,也希望本地業界人士,可多跟內地產業交流和合作,開拓更多商機。」

九龍城寨之圍城丨年青漫書家具實力

在香港的數碼產業中,漫畫可說是發展歷史最為悠久,現任香港動漫畫聯會副會長的溫紹倫,本身便於80年代漫畫業出身,對於近年港漫市場的發展。

他分析:「2000年後,大眾對港漫的關注少了,主要因為網絡和智能手機的興起,對紙媒衝擊很大,大家在網上有太多選擇,甚至是免費的娛樂,特別令漫畫業受到考驗,這不只是香港,是全世界也在面對的問題。」

《九龍城寨》漫畫是電影其中一個靈感來源。

溫紹倫指出,業界一直研究如何可以令行業繼續健康地發展。「我們知道大趨勢不能逆轉,但創作是不會停,不論甚麼平台,都需要故事,對漫畫來說,故事是靈魂,但它未必是展現在一本畫上,也可以在不同平台出現。」

他舉例如在創意香港的資助下,鼓勵年青人推出原創漫畫,至今共推出了約47本,從中除了體驗出版製作流程,更希望能推動IP的發展,並以此融合在動漫、戲劇等影像媒體上。「漫畫的影響力可以很大,近年很多成功的韓劇、日劇,都是取材自漫畫。最近大熱的《九龍城寨》,到之前的電影《風雲》、《龍虎門》、《麥兜》等,亦都是由漫畫開始的。」

另一本有不少fans的港漫《海虎》,正努力籌備拍成動畫電影。

溫紹倫表示,香港不少新一代漫畫家都十分成功,如Pen So便曾在日本拿下漫畫獎項,証明港漫一樣可以多元化及具國際認可的實力。「年青世代更能善用社交平台去推廣自己的作品,我不擔心他們的創意,最重要是給年青人機會;同時漫畫家也需勇於嘗試,多點去跟其他地方交流,了解別人的口味。」

九龍城寨之圍城丨投資動漫風險高

《九龍城寨》電影的成功,他覺得未必會出現一窩蜂的改編港漫熱潮。「因為現在拍電影的成本和時間都高很多,最重要市場規模能否配合,《九龍城寨》是很用心的製作,投資了3億拍攝,在香港現收7,000萬,故都需要靠其他市場來收回成本。」

而比起電影,溫紹倫覺得動漫的製作成本也不會低,而且動漫沒有明星,更依賴是否有一個成功的IP,可以推動周邊產品,就如美國和日本的市場,才能令投資有信心可賺到錢。「我覺得香港可以扮演提供創意的角色,就好像《九龍城寨》的余兒、司徒劍僑,都是先有了作品,然後被電影公司發現了潛力,再成為今日的成功個案。」

香港動漫畫聯會副會長的溫紹倫看好年青漫畫家的發展。

最新影片推介:方太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