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專欄|林文燦英小推「主題學習」啟發學生探索精神 校長:培養學生關懷社會的價值觀

升學教育

發布時間: 2024/05/24 16:15

最後更新: 2024/05/27 12:38

分享:

分享:

林文燦推主題學習,啟發學生探索精神。

AI時代的來臨,眾多顛覆人們思維的技術湧現和不斷演進,社會變革和教育需求也在不斷改變。 筆者認為,創新是迎接新時代的不一法門。創新課程是創新教育的核心,傳統的教育模式注重知識的灌輸和應試成績,忽視了孩子們的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

最新影片推介︰

當今社會,知識的更新速度非常快,這樣的教育模式在應對當前社會需求上已經顯得落伍和不足,教育界迫切需要改革和創新,來緊貼時代脈搏,讓他們能夠主動思考、解決問題,發揮自己的潛能。更能讓學生在學習中能更好地適應未來的社會和工作環境。

開展主題學習和跨學科教育,是創新教育的一個重要方向。本校由上一年起開展Global Studies校本課程,旨在引導孩子們由小時候對世界各國地域和文化的探索了解。課程涵蓋多個主題,首先學生學習關於世界人口的知識,包括人口分佈和結構,以及不同地區的文化特徵。同時,他們也通過手作活動,如皮影戲、象棋、剪紙、戲劇面譜和頭飾,來認識中國的非遺文化,體驗中國傳統文化和手工藝的魅力。

這些課程活動啟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學會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並透過實際參與手工藝活動,培養創造力和藝術表達能力。藉此,我們希望培養學生的全球公民意識,擴大他們的國際視野,並為他們未來的跨文化交流和國際事務提供基礎。

點擊圖片放大
+11
+10

正如我們明白到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往往是跨學科的,需要孩子們具備綜合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開展主題學習能夠讓孩子們在多個學科中學習,提升他們的綜合能力。我們設置的上述課程會作進一步延伸將帶領學生走入社區,探訪老人和視障人士,學習關心社會。活動後,學生將撰寫書面報告,反思他們的體驗和觀察,並在日常生活中繼續實踐「小善幸」。「小善幸」是一個行動獎勵計劃,旨在激勵學生持續行善、積極貢獻。

學校通過以上活動,盼望培養學生關懷他人和社會的價值觀,並發展社會責任感和共融意識。跨學科學習需要將不同學科的知識相互聯繫,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需要邁向問題導向學習模式。通過提出真實世界的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還有,教育工作者在創新教育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他們需要不斷學習和更新知識面,以追隨世界發展的脈搏。同時,他們需要愛護每一位孩子,發掘他們的潛能,讓他們在自己的舞台上綻放光芒。教育工作者需要成為孩子們的引路人,引導他們在創新教育的征程中茁壯成長。

最後,創新教育是新時期教育的必然趨勢。我們應該以開放的態度面對這個變化,我們相信,只有通過創新教育,才能夠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創造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新時代人才,推動社會進步和可持續發展,為社會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

【中小學試題免費下載】 【名校專區升學攻略】

【兒童健康百科】 【職場文化智慧】 【家事百科全書】

撰文 : 文詩詠 保良局林文燦英文小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