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發燒|比拼4大退燒方法退熱貼竟無用? 醫生推介2招最有效快速降溫

兒童健康

撰文: 王明芳

發布時間: 2024/05/24 19:13

最後更新: 2024/06/05 00:17

分享:

分享:

醫生比拼4大退燒方法 ,推薦2款最有效降溫,提醒家長1點比退燒更重要。

【發燒/退燒/體溫/兒童健康/腸病毒/腺病毒】小朋友生病,家長們最擔心的便是發燒,要讓小朋友快速退燒到底有何方法?台灣兒科醫生周一珊比較4大退燒方法,當中最有效的退燒方法為先用32-35°C的溫水洗澡,之後若體溫升高且活動力下降,則服用退燒藥。她又提醒小朋友的活動力和胃口,比體溫計上的度數更重要。

台灣兒科醫生周一珊於Facebook專頁「波力診所-新北市新莊區」發文分享4大退燒方法,她表示腸病毒、腺病毒齊發,共同症狀都是發燒,這症狀是人體與病毒、細菌作戰時必經的過程,並不是壞事,但如果難以忍受,退燒就非常重要。一般而言,發燒的定義為肛溫、耳溫、額溫超過38°C;口溫超過37.5°C,腋溫超過37.2°C。若然家長為小朋友探熱後,確認他們發燒又有甚麼最效的退燒方法?

最新影片推介:

比較兒童4大退燒方法

由於退燒方法眾多,因此周醫生整合了最常見的4種退燒法作比較,讓家長參考。

1.洗32-35°C溫水澡

體溫達發燒標準時,可以先使用32-35°C的溫水洗澡或擦身,降溫同時又可以帶走汗水,之後再換上乾爽衣服便會舒服許多。這種方法可說是「最舒服」的退燒方法。

2.退燒藥

退燒藥是最有效的退燒方法,當體溫升得更高,且活動力明顯下降時便可使用退燒藥。原則上,體溫超過38.5或以上服用藥水,或39度以上使用肛門塞劑,兩種方法使用其中一種即可,每次隔4至6小時。另外,周醫生提醒,退燒藥藥效需要時間,千萬不要因心急頻繁使用退燒藥,如果每次發燒間隔的時間變長,是為康復的徵狀,應該酌量減少用量。

3.退熱貼

退熱貼是效果最差的退燒方法。市面上大多的退熱貼造型可愛,對小朋友有安撫作用,但只能降低皮膚表面溫度,無法降低中樞溫度,退熱效果較差。另外家長們選購退熱貼時,要注意不可含有「薄荷醇」成分,有機會引發2歲以下嬰幼兒出現呼吸中止症。

4.冰枕

冰枕溫度過低,與體溫落差太大,太冰會不舒服,而且也只能降低皮膚表面溫度。

想減低小朋友患病次數,立即睇那些食物容易令到小朋友過敏:

點擊圖片放大
+4
+3

家長毋須著急為小朋友退燒

不少家長都會疑惑何時才讓小朋友使用退燒藥及產品,對此周醫生表示小朋友的活動力和胃口,比溫度計的數字更為重要,若精神不太差便毋須急著退燒。另外,她亦為家長們解惑,退熱貼和退燒藥可以同時使用,但如果體溫已經下降便不需要退熱貼。不過遇上發燒不論哪種退燒方法也只是暫時緩解,如果高燒多日也需要求醫治療。

文章獲「波力診所-新北市新莊區」授權轉載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

【中小學試題免費下載】 【名校專區升學攻略】

【兒童健康百科】 【職場文化智慧】 【家事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