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資|2026年起調整將採新公式 孫玉菡:不會追溯新舊機制差額

政治

撰文: 區綽彥

發布時間: 2024/05/27 15:58

最後更新: 2024/05/27 20:56

分享:

分享: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今日(27日)指,不會追溯現有機制及新機制的差額。(立法會直播截圖)

政府早前宣布,最低工資水平由2026年起改爲一年一檢,並引入「可加不減」機制,調整幅度與通脹及經濟情況掛鈎,及在實施5至10年後作出檢討。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今日(27日)指,不會追溯現有機制及新機制的差額。

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今日討論優化法定最低工資檢討機制,勞聯議員林振昇指,第一個最低工資水平是28元,若採新公式計算,現在可能不止40元,而是41.8,關注當局會否考慮設有追溯力,「現在先從40元加至41.8,之後用新公式計算。」孫玉菡回應指:

我們都充分認為都要尊重兩個不同機制,現有機制就這樣做,所以當現有機制運作完後換擋,車子換擋,我無法走回頭再處理,所以合理的做法是用現有機制,到2025年是多少,轉制度到2026年時,還是用舊機制去計算,所以簡單回答,我們不覺得應該用41.8元計算,而是要用40元計算,這是尊重現有機制,將來就用新機制,我們覺得是有必要性。

對於最低工資水平改爲一年一檢,並引入「可加不減機制」,批發及零售界議員邵家輝認為,意味資方每年都要提升工資,當低層員工加人工,若上層員工無調整,將難以交代,若經濟增長不符合預期,將對老闆構成壓力,反問是否只集中關顧勞工,不理資方感受。

孫玉菡指,目前領取最低工資的僱員只有約1.7萬人,佔整體勞動市場約0.6%,數目不多,而且議價能力不高,因此應該要幫他們一把,令其安心。

工聯會議員黃國認為,「一年一檢」及「可加不減」,確實有進步,但按照現時的方程式,只可說是由「極之不理想」進步至「不理想」,如機制每5至10年才檢討一次也是太久。孫玉菡指,每5至10年檢討一次,是希望留有空間和彈性,因為今次是首次使用方程式計算最低工資,需時試一試,如果時間太短,會欠缺穩定性。

新機制下計算法定最低工資的方程式為「整體甲類消費物價通脹(下限為零)+『經濟增長』因素」,其中經濟增長因素是最近一年的實質本地生產總值(GDP)增長率減最近十年的實質GDP趨勢增長率,再乘以20%,上限是1%,下限亦為零,亦意即最低工資「可加不減」。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立即下載︰https://onelink.to/f92q4m

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http://tinyurl.com/3dtnw8f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