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排毒|鄭秀文曬玉背驚現滿身刮痧「血痕」 瘀血顏色反映健康【附中醫拆解刮痧迷思】

保健美顏

撰文: 羅嘉欣

發布時間: 2024/06/06 12:31

最後更新: 2024/06/06 13:24

分享:

分享:

鄭秀文周三(5日)罕有地上載半裸背面照,曬出布滿刮痧痕跡的後背。

【鄭秀文/刮痧/排毒/瘀血/養生】樂壇天后鄭秀文(Sammi)近日積極為7月舉行的《You & Mi 鄭秀文世界巡迴演唱會香港站》進行綵排,亦不時在社交平台分享去做gym鍛鍊身體、學唱歌及排舞等點滴;她於周三(5日)透露自己趁著空閒時間前往刮痧,更罕有地半裸上陣分享背面照,展現滿身「血痕」,十分誇張。

最新影片:

鄭秀文周三(5日)在IG分享限時動態,分享自己完成工作後做刮痧的正面及背面照。從照片可見,其鎖骨位置已經刮出明顯的紅痕,後背更是布滿紫黑色的紅腫「血痕」,相當誇張。細看她另一張穿上背心在保母車上的自拍照,亦可發現其手臂上除了紋身之外,同樣有不少刮痧痕跡。

點擊圖片放大
+5
+4

中醫師拆解刮痧常見迷思

究竟刮痧有何功效?是否人人都適合刮痧?本港註冊中醫師古鎧綸曾經接受訪問,指出刮痧有不同功效,包括排毒及治感冒。刮痧過程(用刮法使皮膚出痧)可使局部組織高度充血,血管神經受到刺激使血管擴張,血流及淋巴液增快,吞噬作用加強,使體內廢物、毒素加速排除,組織細胞得到營養,從而淨化血液、增加抵抗力,有助減輕病勢,促進康復。

此外,刮痧亦可以擴張微絲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進血液循環,對於風寒痹症都有立竿見影之效。經常刮痧,可調整經氣,驅風散寒,清熱除濕,增強免疫力,亦有助於治療頑固痛症,與跌打有類似效用。

他指出,刮痧後皮膚紅腫、疼痛屬正常現象,但不同人會因體質或健康狀況出現不同反應,並非人人都會「出痧」(即皮膚起紅點),而皮膚泛起不同顏色,都反映身體狀況:

  • 紫黑色:瘀血重、內傷或體寒
  • 紅色:濕熱
  • 微紅:相對健康

本港消委會亦曾諮詢多位中醫師,拆解坊間對於刮痧3大常見迷思:

1. 刮痧是否越大力,事後皮膚顏色越深越好?

刮拭後皮膚的顏色愈深,並不一定代表排出愈多的毒素,要視乎刮拭的部位和方向、操作的手法、力度和時間。只要適當運用刮痧療法便能達到預防和治療的效果。

2. 每次刮痧時間應相隔多久?

每次刮痧時間宜相隔3至6天,或以皮膚上出痧減退、手壓皮膚而沒有痛感為準。一般來說,皮膚若輕微出痧約需1天減退紅印,明顯出痧則需2至3天才能回復原狀。若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不宜再在同一部位進行刮拭。

3. 哪些人不適合進行刮痧?

孕婦、女士於月經期間、身體虛弱、貧血或過度疲勞的人士都不適宜進行刮痧。刮痧時亦不宜在有暗瘡或潰爛的皮膚位置上刮拭,以免傷口擴大或受到感染。患有其他疾病的人士,包括嚴重心腦血管疾病、癌症、嚴重肝腎功能疾病、凝血功能異常疾病、糖尿病等都不宜使用刮痧療法,以免因過度刺激而導致症狀加劇或誘發其他併發症。

現3大徵狀須停止

消委會建議,刮痧療法應由合資格的中醫師負責進行會較安全,因療法是應用中醫理論來治療疾病,對刮拭的方向、時間、手法和強度有一定的要求,如操作不當或會令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甚至令病情加重。

刮痧療程期間,若感覺不適,如出現冷汗、面色瘡白或頭暈等身體虛弱的徵狀,應立刻停止刮痧。刮痧後亦需要留意皮膚狀況,正常來說刮痧後1至3天內,皮膚會局部出現痛或痕癢。若瘀血在1星期後還未消退,便有機會屬肌肉瘀傷。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立即下載︰https://onelink.to/f92q4m

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http://tinyurl.com/3dtnw8f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