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管理想穩操勝券? 學識1招即可運籌帷幄

特約

發布時間: 2024/06/11 12:00

最後更新: 2024/06/11 12:08

分享:

分享:

配合人工智能(AI)技術的發展,愈來愈多金融科技亦應用到有關技術,就連不法份子亦以此作為行騙工具。早前就有騙徒利用深偽技術(Deepfake),在視像會議中假冒公司高層騙取2億港元。或者,大家會認為騙徒能夠成功犯案全因「技術」高超,但其實只要一不留神,簡單如一通詐騙電話亦足以令人損失慘重。

假扮WeChat客服 套取信用卡資訊

近日就有多名市民報警,指收到自稱微信(WeChat)客戶服務人員的騙徒來電,表示受害人付款申請了「百萬保障」服務;或訛稱其支付帳戶開通了此服務,如不取消,則需要每月扣費。另外,有騙徒又會訛稱有關服務即將到期,要求事主繳費續保,否則會影響信用評級。

騙徒會誘使受害人下載帶有木馬程式的應用程式,藉機套取受害人的銀行卡號碼、短訊驗證碼等支付資料,用以盜取其銀行帳戶資金;或誘使受害人把款項轉帳至指定戶口,令受害人損失金錢。

花數分鐘核實免墮騙局 有懷疑致電「防騙易18222」

誠然,WeChat「百萬保障」的確存在,但該服務卻是完全免費,並不存在「到期續保」!故任何以「百萬保障」名義收費的活動都是騙局。至於WeChat亦強調不會要求用戶轉賬,或主動致電用戶,只會透過WeChat App內、或者通過help.wechat.com由用戶表示要與客服電話對話。

所以大家如果不想成為騙案中的受害者,首要時刻保持警惕,假如接獲陌生人來電或發送信息要求提供帳戶或信用卡資訊,應先停一停、諗一諗,寧願多花幾分鐘向有關公司核實來電者身份與對話內容真偽,也不要因一時心急誤墮騙徒圈套。如此一來,自然能更有效減低風險,在理財路上走得更遠。

如果想獲得更多有關防騙資訊,大家可以瀏覽ADCC反詐騙協調中心(www.adcc.gov.hk)網站,或訂閱「反詐騙協調中心騙案警示電郵通訊」,以電郵接收最新的騙案警示,做到有備無患。

(特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