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移性荷爾蒙敏感型前列腺癌  三合一新治療 多角度狙擊癌細胞

健康資訊

發布時間: 2024/06/21 00:00

分享:

分享:

本港逾半前列腺癌個案,在確診時病情已屬較後期階段,尤幸近年針對此症的治療持續演進,尤其是針對「轉移性荷爾蒙敏感型前列腺癌」—以往這類癌症患者在治療一段時間後常出現抗藥性,隨著新型三合一綜合治療模式的出現,透過不同類型藥物多角度狙擊癌細胞,不僅可減低抗藥性情況,同時可進一步延長病情受控時間。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字,2021年本港前列腺癌新症個案共有3,038宗,排行男性常見癌症第3位,發病年齡中位數為71歲。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梁廣泉表示,前列腺癌發病風險與年齡增長有密切關係,他引述研究指,平均每10名80歲以上男士,就有8人會被驗出前列腺帶有癌細胞,情況可謂非常普遍,最重要是盡早發現病情,減低治療難度。

事實上,臨床上不少前列腺癌個案,確診時病情已屬較後階段,2021年的新症之中,第三期及第四期個案分別達23.5%及31.5%,佔去整體新症個案的一半。梁醫生解釋,早期前列腺癌可無明顯病徵,即使病人出現夜尿、尿頻及小便不暢順等下尿路阻塞徵狀,也可能誤以為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直到癌細胞擴散導致骨痛,患者才意識到問題所在。

抑制男性荷爾蒙 阻截癌細胞生長

幸而,治療晚期前列腺癌的醫藥技術不斷進步,其中針對「轉移性荷爾蒙敏感型前列腺癌」(metastatic hormone-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 mHSPC)的藥物更是推陳出新。所謂「mHSPC」,是指前列腺癌細胞已經出現擴散,並對荷爾蒙治療仍有特定反應。梁醫生說,男性荷爾蒙有促進癌細胞生長的作用,故此需要透過雄激素抑制療法(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ADT),去除或阻斷刺激前列腺癌細胞生長的男性荷爾蒙,例如切除睪丸、皮下注射荷爾蒙藥物,或使用藥物「黃體生成素釋放激素促效劑 / 抑制劑」 (LHRH Agonist / Antagonist)等。

不過,隨著病情演進,不少個案在用藥兩至三年後,癌細胞適應了低男性荷爾蒙環境,便有機會產生抗性,重新活躍起來,那剛才所提及的雄激素抑制療法將逐漸失效。因此,結合新型口服標靶藥物「雄激素受體抑制劑」及ADT一拼使用有助延緩癌症惡化時間。梁醫生指出,這類藥物能阻礙睪酮與癌細胞上的雄激素受體結合,以及抑制腎上腺素製造雄激素的能力,減低抗藥性情況出現,結合ADT使用可將病情受控時間延長一倍至四至五年。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梁廣泉指出,轉移性荷爾蒙敏感型前列腺癌患者可以接受三合一綜合治療,即同時接受荷爾蒙療法、雄激素受體抑制劑及化療,進一步增加對腫瘤的控制。

綜合治療 加強力度 延長受控時間

近年,有國際研究指出「mHSPC」患者可以接受三合一綜合治療,即同時接受荷爾蒙療法、雄激素受體抑制劑及化療,進一步增加對腫瘤的控制。梁醫生說︰「前列腺癌細胞並非單一性,透過不同類型的藥物,可多角度以不同方式殺死癌細胞,並且能夠提高荷爾蒙治療的力度,將抗藥性情況減低,病情受控時間更可達到五至六年。」

不過,患者或擔心這種綜合治療模式的副作用較多。梁醫生對此表示,現時化療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並有不少輔助藥物例如升白針及止嘔藥應對,患者毋須太過擔心。

65歲的蔣先生(化名)前年確診了晚期前列腺癌,癌細胞轉移到骨骼及淋巴,令他無法正常小便。病理化驗結果發現,其「格里森分數」達到9分,即癌細胞有高惡性傾向,「前列腺特異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PSA)並達4.5 ng/ml。醫生為他處理好小便徵狀後,建議他使用三合一的綜合治療。經過6個療程,他的PSA指數回落至接近零的水平,病情趨向穩定,他亦因此能重拾工作,回復原有的生活質素。

梁廣泉醫生提醒,治療前列腺癌有不同方案,各有其成效及副作用,患者應與主診醫生商討,選擇最合適的方案。

(特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