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假髮丨律師假髮最初起源於貴族遮醜? 假髮愈黃代表資歷愈深

休閒消費

發布時間: 2024/06/12 17:41

分享:

分享:

律師的假髮愈黃代表資歷愈深。

【東張西望何伯/何伯何太/新何太/何生何太/翁靜晶/律師】翁靜晶日前在YouTube直播以「翁靜晶同你傾下城中熱話背後嘅法律問題」為題,站在法律的角度分析《東張西望》播出的何伯何太事件,結果被何太不點名質疑專業資格,揚言「我指嗰啲個別律師,冇專業嘅水準,係廢柴,個律師牌都唔知點樣得嚟,係買嚟嘅!」再次引發網民熱話。

香港要成為執業律師殊不容易,可能大家會有疑問,為何律師上庭時要戴假髮?原來律師的假髮與他們的專業也有掛鉤。香港的執業律師主要分為俗稱「大狀」大律師(Barrister)以及事務律師(Solicitor)兩種,擁有10年以上年資的大律師更可以申請成為資深大律師,處理較為複雜的案件。

律師資格|翁靜晶被何太質疑「律師牌買返嚟」 拆解本港律師及大律師育成之路

資深媒體人馮兆寧曾在經濟日報上撰文,講解律師戴假髮的歷史起源。英國法官為何戴假髮主要有兩大說法,第一種說法是17世紀歐洲城市髒亂,人們相信洗澡不利身體健康,但頭髮不洗容易有頭蝨,搔癢難耐下不得不剃掉秀髮,一頂假髮就能解決美觀問題。

第二種說法是當時愈來愈多人染上梅毒,由於抗生素當年仍未盛行,感染者飽受皮疹、潰瘍和脫髮等之苦。為了遮醜,假髮在法國上流圈也逐漸蔚為風潮。

點擊圖片放大
+4
+3

律師假髮丨長假髮vs短假髮

律師假髮有長短之分,法庭用假髮主要分三種,兩款短假髮,一款長假髮。短髮一般是在審理民事案件時佩戴;長髮則是審理刑事案件及禮儀活動中出現。事務律師處理法律事務時,在法庭上毋須戴假髮。

律師假髮丨假髮的材質

傳統的律師假髮是以馬尾毛製成,由於全人手製作,價錢較高昂。長假髮最貴,大概2萬元一個。由於假髮以馬毛製造,容易吸收濕氣及汗,故會隨時間變得越殘舊。不過,大律師一般不會清洗該假髮,任由其變黃,故可稱假髮愈舊愈黃代表資歷愈深。

17世紀歐洲社會,社會菁英戴的假髮是由馬尾毛造的,一般百姓只能用山羊、甚至死人頭髮來代替,戴了假髮也並不衞生。英國法庭上出現戴着白馬鬃或馬尾毛假髮的法官和律師,到了18世紀,假髮與時俱進,有長短之分,短髮一般是在審理民事案件時佩戴;長髮則是審理刑事案件及禮儀活動中出現。

律師假髮丨假髮愈黃愈值錢?

由於假髮不能大批生產,靠熟練工匠人手造,一頂假髮要經過編織、染色等系列工序,精緻的要賣到千多英鎊,最便宜也要幾百才有交易。據說在英國的古董店又老又黃的假髮,乃尊貴象徵,有價有市。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

【中小學試題免費下載】 【名校專區升學攻略】

【兒童健康百科】 【職場文化智慧】 【家事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