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政府公布氫能發展策略 明年提交氣體安全條例修訂建議

社會

撰文: 黃小冰

發布時間: 2024/06/17 18:12

最後更新: 2024/06/17 23:49

分享:

分享:

環境及生態局發表《香港氫能發展策略》記者會(朱永倫攝)

政府今日(17日)公布《香港氫能發展策略》,提出完善法規、制定標準、配合市場及審慎推進4大策略,明年上半年將向立法會提交《氣體安全條例》修訂建議,並在2027年前擬備適合香港發展情況的氫能標準認定模式,以及在港九新界均設加氫基礎設施。

管制氣體的《氣體安全條例》並不涵蓋用作燃料的氫氣,策略提出完善法規,計劃明年上半年向立法會提交《氣體安全條例》修訂建議,將用作或擬用作燃料的氫氣納入其中,並訂立一條專門規管氫能作為燃料的新附屬法例,規管的範圍包括氫燃料供應鏈、加氫站及氫燃料車輛的燃料系統及維修人員及工場的安全。

策略亦提出針對本港城市發展及天然地理環境建立完善的本地標準,為行業發展本地氫能技術提供所需的安全指引,並透過本地試驗項目的安全表現,持續審視及更新有關指引,與時並進。策略中提到,機電工程署聘請了專家顧問對氫燃料電池車輛使用隧道的風險進行研究,包括參考內地及海外相關規定,以及審視氫燃料電池車輛的設計儲存量、操作壓力及各種安全裝置。

結果顯示氫燃料電池車輛使用隧道的風險與石油氣車輛及其他化石燃料車輛相若,故建議氫燃料電池車輛在符合相關指引的情況下可以在隧道行走。政府亦指會留意內地及國際間對於低碳氫認證標準的發展情況,探討適用旅香港發展情況的認證模式。

另一個策略為配合市場,政府指會加强區域合作,探討引入更多適合本港測試的氫燃料電池車輛型號,並與内地就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策略、技術研究以及為跨境車輛提供配套設施等領域進行交流,並研究與大灣區氫能供應網絡的協作。同時亦會在不同地區設置加氫設施,擴展新能源車輛綜合配套 ,推動市場化,以及與培訓機構合作,持續發展人才培訓。

最後一個策略則為審慎推進。政府指,氫能未來發展存有一定不確定性,需要通盤考慮氫能供應能力、產業基礎、市場空間和技術創新水準,先行開展氫能技術創新與產業應用示範,會持續鼓勵並推展實驗項目,透過「新能源運輸基金」預留撥款,以項目形式資助氫燃料電池車輛的本地試驗,並推動運輸以外的其他本地應用。而現階段亦會首先利用較經濟的灰氫推展各項試驗項目。隨著藍氫和綠氫市場的逐步發展成熟,亦會促進市場從灰氫向藍氫和綠氫的過渡。

政府同時會擴大跨部門工作小組的職能,包括統籌制定和持續優化氫能應用的相關技術標準及指引;為各項氫能使用的廣泛應用及商業化路徑提供建議;協助氫能應用普及化的推廣;以及定期檢視進展和更新 《策略》。

政府明年上半年將向立法會提交法例修訂建議,亦會將有開氫燃料車輛及維修工場的實務守則、加氫站的實務守則,以及氫能装置定量風險評估的應用指引納入法律框架之中,並目標2027年或之前擬備適用於香港發展情況的氫能標準認證模式,以及同期在港九新界設有加氫設備。而今年下半年也會展開宣傳計劃,加強氫能的公眾宣傅教育。

並會透過「粵港環保及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小組」關展技術交流及經驗分享等全方位對接,另會透過區城研討會及行業論壇,推廣氫能發展的商機。

點擊圖片放大
+7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