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化爐|環保署:冀I・PARK1及2足以實現2035零廢堆填 有信心擁世界最先進技術
撰文: 梁薾心
發布時間: 2024/06/19 13:05
最後更新: 2024/06/19 22:52
在石鼓洲旁的全港首個現代垃圾焚化爐I・PARK1目標明年內啟用,環保署今早(19日)安排傳媒登島拍攝施工進展。現場所見,所有預製組件已運抵,廠房和煙囱等正如火如荼興建。營運測試會在明年至焚化爐完全投入運作期間進行,以確保垃圾處理量最多可達每日3,000公噸。屯門曾咀的I・PARK2則目標2030年代初落成,今年第三季提交環評報告,每日處理垃圾量料由4,000公噸增至6,000公噸,連同I・PARK1,處理量合共9,000公噸。環保署助理署長(廢物基建)雷學良稱,政府推動減廢回收的力度不變,希望使用兩座焚化爐已達致2035年「零廢堆填」遠景,並形容現時是追趕「世界先進潮流」,有信心本港焚化爐擁世界最先進技術。
I.PARK1目前正在石鼓洲旁的約16公頃人工島興建,截至今年5月,共12件預製鍋爐燃燒機電組件及煙道氣體潔淨系統組件已分9趟由珠海運抵,填海工程、海堤及防波堤的建造工程亦大致完成,現正進行地基、土木、廠房、煙囱、樓宇及結構工程,其中料高150米的煙囱已興建逾半。
雷學良稱,I・PARK1目標明年內投入運作,每日處理3,000公噸垃圾,縮減廢物90%體積,明年至焚化爐完全投入運作期間,會要求承辦商試焚垃圾,確保處理能力達標。而焚燒垃圾過程中產生的熱能將回收發電,預計每年輸出4.8億度電至電網,供約10萬戶使用。
至於I・PARK2,預計每日垃處理量由最初4,000公噸增至6,000公噸,興建時間亦可縮短2年,但落成時間仍維持在2030年代初,視乎招標時間而定。雷解釋說,近年焚化爐技術發展一日千里,每條線的處理量由700至800公噸,增至800至1,000公噸,故上調預計處理量;又說會研究能否在工程合約中加入適當經濟誘因,以鼓勵承建商加快建築進度。另說下月會再進行市場調查,讓更多內地和外國公司深入了解爐I・PARK的發展情況。
政府持續推動減廢,是否仍需兩座焚化爐的龎大垃圾處理量,甚至興建第三座焚化爐?雷強調政府推動減廢回收的力度不變,希望使用兩座焚化爐已足夠實現致2035年「零廢堆填」目標,但隨着香港經濟和人口增長,廢物估算要小心處理,設施規劃亦需時。
他又提到,很多地區已全面使用焚化設施,本港仍依賴堆填區是相對落後,現要追趕「世界先進潮流」,有信心擁世界最先進技術;並說第三座擬於北都興建的焚化爐屬長遠規劃,目前仍在選址,未有動工時間表。
最新影片推介: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
記者:梁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