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學費|據悉政府擬明年起連續3年加學費5至9% 議員指加幅偏高憂令學貸變學債

社會

撰文: 馮琪雅

發布時間: 23 小時前

最後更新: 13 小時前

分享:

分享:

據悉政府擬於明年起上調資助大學學費。(曾耀輝攝)

本港8間資助大學學費已27年沒調整,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日前預告有機會於2025/26學年、即明年起逐步上調大學學費。消息指,政府初步計劃連續3年加學費,每年加幅5%至9%,若以最低5%加幅推算,一年大學學費將提升至逾4.4萬元。

有立法會議員認為,若加幅定於7%水平偏高,憂造成大學生「學貸變學債」;升學輔導顧問則認為新學費只影響新生的做法較為合理。據悉政府料於日內公布加學費建議。

議員籲考慮承受力 延長加費年期

蔡若蓮日前預告,有機會於2025/26學年起逐步上調8間資助大學學費,以達致大學學費成本收回率18%目標,並希望提前1年公布。據悉,蔡若蓮今日(19日)會見部分立法會議員,講解學費調整初步計劃,局方透露擬於明年起連續3年加學費,加幅介乎5%至9%;目前透過學資處向大學生提供俗稱Grant Loan的「資助專上課程學生資助計劃 (TSFS)」資助額,預計亦相應上調。

目前8大收取每年學費為42,100元,若以每年最少加5%學費推算,明年大學學費將上調至逾4.4萬元,3年後增至逾4.8萬元,比現時高出逾6,000元;若每年最高加9%,即明年學費逾4.5萬元,3年後更增至逾5.4萬元,比現時高出逾1.2萬元。大學教資會回覆表示,政府將於不久將來作出正式公布。

有份出席局長會面的教育界立法會議員朱國強表示,得悉政府計劃每年加幅約7%,因大學已多年沒加學費,加上政府近年財赤,對於加學費表示理解,但相對於去年全年通脹率2.1%,形容加幅偏高,籲當局考慮家長與學生的承受能力,不宜追求短時間內「一步到位」,又指有意見認為延長加學費年期、每年加4%至5%,相信社會較易接受。

朱國強亦關注加學費導致學生透過「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的借款額相應提高,即使或可延長還款期,但倘若畢業生薪酬未能追上,或造成「學貸變學債」。身兼嶺大協理副校長的選委界立法會議員劉智鵬則指,大學學費本應在早年上調,現時變成「突然加學費」,確實會令人感到難以接受,認為當局應延長相關學生貸款計劃的還款期。

升學顧問:倘只影響新生較合理

學友社學生輔導顧問吳寶城則認為,每年學費加幅維持在「個位數」是合理做法,只要當局能夠理順相關學生資助配套,確保基層學生的學習不受到影響,而且當局預早公布、「唔係即刻加」,給予學生及家長時間消化,亦算是恰當。至於新學費應否影響在讀學生?吳寶城認為只加新生學費是較為合理,以外出用膳作比喻,事前公布「好過坐低咗先話加價」,否則會造成公眾觀感問題。

最新影片推介: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

【中下學試題免費下載】  【名校專區升學攻略】

【食物安全超市大搜查】  【職場智慧求生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