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攻略丨腸胃科醫生公開6大不吃食物名單 1款看似健康難消化 恐增患大腸癌風險20%

食用安全

撰文: 黃堯姿

發布時間: 2024/06/19 18:54

分享:

分享:

【大腸癌/心血管疾病/食用安全/腸胃科醫生/早餐/絕不會吃的食物/難消化/腸胃不適/健康陷阱】常言道,少吃多滋味,多吃壞肚皮。國外有腸胃科醫生和權威公開他們6種絕對不會吃的食物,指好吃的食物很多時候未必會健康有益。當中有一種食物更讓不少注重體態和健康飲食的人士,皆跌入健康陷阱。

最新影片:

大腸癌是本港5大癌症之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24年數據,2022年全球患癌新症數字約有2千萬,當中死亡人數接近1千萬。而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報告指出,2021年錄得的癌症新症有38,462宗,本港5大常見癌症為:肺癌(15.5%)、大腸癌(15.3%)、乳腺癌 (14.5%)、前列腺癌(7.9%)及肝癌(4.6%)。與往年相比,前10名癌症的排名略有變動,胰臟癌上升至第10位。

同場加映:

癌症殺手|30歲網紅突腹痛腹瀉揭患末期大腸癌 抗癌1年病逝遺2名稚子【附大腸癌7大症狀】

腸胃科醫生6大不吃食物名單

綜合國外腸胃科醫生及權威資料,指不少人見人愛的食物很多時都是不健康的,例如雪糕、薄餅、汽水等,多吃恐增加患上大腸癌風險。作為腸胃科醫生,盤點6種食物是絕對不吃或甚少食用,以維持腸道健康,其中1種容易讓大部分人跌入「健康陷阱」。

點擊圖片放大
+6
+5

蛋白能量棒

塔夫茨醫學中心的胃腸病學家Dr. Harmony Allison表示,蛋白能量棒是高度加工的食品,在製作過程中加入大量不知名添加劑,容易導致胃脹氣。她建議,以牛奶、花生醬、堅果或南瓜籽等食物替代蛋白棒,亦可攝取同等分量的蛋白質。

紅肉(牛扒)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胃腸病學家Dr. Reezwana Chowdhury指出,紅肉及加工肉類,例如漢堡扒或牛扒,會增加患上結腸癌和結腸息肉的風險。她解釋,這些食品中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故此食用分量要好好控制,每天攝入超過100克可增加患癌風險。

熱狗和加工肉類

紐約大學格羅斯曼醫學院胃腸病學家Dr. Rabia De Latour引用過往研究,指每周攝入紅肉或加工肉類4次或以上,可增加患上結腸癌風險至20%。故此,每當外出用餐時,她都會盡量避開食用這些冷盤。

油炸食物

腸道微生物研究專家Dr. Mahmoud Ghannoum表示,曾有過往研究指出油炸食物會影響腸道微生物生長,攝取過多油份或加劇脂肪和其他物質在動脈壁上堆積,導致動脈粥狀硬化。長遠來說,引致心血管疾病或中風。

汽水(碳酸飲料)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胃腸病學家Dr. Simon C. Matthews指出,碳酸飲品容易入口,但同時喝太多會導致糖尿病和心臟病。他指,碳酸飲料通常含碳酸和咖啡因,故喝完汽水後會容易產生腹脹、打嗝、甚至胃酸倒流的情況。

白麵包

哈佛醫學院副教授Dr. Shilpa Grover指出,精緻澱粉對於腸道健康有影響。大量且長期食用紅肉或精緻澱粉的飲食習慣,容易導致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腸癌等。故此,她建議食用上述食品是可考慮配合一些酸菜,平衡腸道生態。

初期大腸癌3大警號+4大常見症狀

  • 點擊圖片放大
    +8
    +7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立即下載︰https://onelink.to/f92q4m

    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http://tinyurl.com/3dtnw8f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