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GREAT課程 提供海外研究實習機會 鼓勵學生自主研發

特約

發布時間: 2024/06/21 10:00

最後更新: 2024/06/21 10:04

分享:

分享:

科研涉及理論和實踐,知識可在課堂和書本中獲取,然而實踐不僅講求主動探究,更需要引證理論的機會。香港城市大學於2021年首設「環球精研與科創課程」(Global Research Enrichment and Technopreneurship, GREAT),培養學生自主科研能力,近日更把學生送到英國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進行研究實習,助畢業生拓展事業發展出路。

有別於傳統的單向教學模式,GREAT課程採用精研和實驗為主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訂立個人有興趣的題目及自訂研究進度,自主研究。GREAT課程主任蕭智傑副教授喜見課程的學生積極向大學內不同專業範疇的教研人員請教,主動尋找答案及解決問題。

蕭智傑副教授指出,為鼓勵學生通過自行訂立題目及研究進度,作出主導研究,GREAT課程採用精研和實驗作為主要的學習方式,而非傳統的單向教學模式。

知識落地應用  遠赴牛津劍橋

蕭副教授表示,GREAT課程着重實踐,除了按同學的選科而教授計算數學、化學或物理學的相關知識,亦涵蓋基本創業知識、專利的概念,學院更聯繫香港工業總會和海外院校,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及師友導師,期望學生把所學知識落地應用之餘,亦建立人際網絡。

「學生至少有一個學期可以到海外大學做交換生,希望從中找到有興趣的課題,主動進行研究。我們分別已有三年級和二年級學生到英國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進行為期半年的研究實習。」二年級學生Tasha正於牛津大學參與研究實習,加入了該校教授的研究小組,研究有關催化分解塑膠的項目。

就讀GREAT課程二年級的Tasha早前啟程到牛津大學,開展為期半年的研究實習。

加入頂尖團隊  奠定堅實基礎

能夠親身到知名大學跟頂尖科研團隊共事,Tasha坦言是一次難能可貴的機會:「我在做實驗的過程中驗證了自己相關的假設,更累積到大量知識。由於得到導師和研究團隊的支持,加上配備完善的實驗室,令我負責的研究項目取得進展,幸運地不太困難。」

這半年的經歷無疑令她突破了自己:「我獨自一人去到英國,要照顧自己所以磨練了生活技能,走出舒適圈並克服各種日常生活的困難後,我的自信心也提升了。」她感謝香港城市大學和牛津大學,不單讓她奠定了學術上的基礎,半年來學到的知識、技能及態度,有助她將來成為一個更成熟的研究人員。

GREAT課程一年級學生Hailey直言,課程特設三成自選科目,為選科帶來高度靈活性,有助學生擴闊學習領域並提升自主研發能力。

三成自選科目增加靈活性

GREAT課程設計引入多項創新元素,首年讓學生修讀由理學院特別設計的共通課程,同時接觸化學、計算數學以及物理三門學科,並從中找出自己感興趣的科研方向。第二年開始深入研究,利用所學的知識研發出屬於自己的項目。

GREAT課程一年級學生Hailey認為,課程最吸引的地方是選科方面給予學生很大的靈活性,特設三成自選科目。現時修讀計算數學的她,正研究如何運用數學運算結合電腦模型,以更準確預測人體的生物反應,從而研發出相關的預測工具,以找出產生濕疹反應的成因,以至如何在病發前更有效控制濕疹的爆發,期望有助未來的藥物研發工作。

積極主動出擊 好奇心利研發

「而課程中的三成自選科目,便讓我吸收有關生物學及醫學等知識,為我開展研發預測濕疹工具項目帶來很大幫助。」Hailey直言,單靠課堂和書本知識不足以完成研究,因而需要主動學習其他相關範疇的知識,而GREAT課程鼓勵自主學習,亦令其自主研發能力有所提升。最近,她便積極為二年級的海外實習作準備,例如主動聯絡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教授,尋求交流或合作機會。雖然結果仍是未知之數,但她仍然樂於嘗試,相信與頂尖大學教授交流及從中學習,會對其科研方向帶來啓發。

Hailey的積極主動,正是GREAT課程的學生特質。蕭副教授指出,課程適合充滿好奇心、比較獨立和不喜歡墨守成規的學生報讀,他們要有心理準備需要自行安排時間及主動訂立自己的學習及研究藍圖,學生亦需要主動於不同範疇建立人脈及磨練溝通技巧。

(特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