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創新中心|港大創新中心於城規會申述遇阻力 鄰近居民及心光盲人學校憂受影響

社會

發布時間: 2024/06/23 17:38

最後更新: 2024/06/23 19:42

分享:

分享:

港大擬於薄扶林道、以及域多利道之間一段斜坡興建國際創科中心。(港大國際創新中心網頁)

香港大學計劃在薄扶林道和域多利道之間一幅51萬呎土地,興建國際創新中心,研究生物科技、量子研究、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城規會上月收到約4000份申述,由於項目鄰近碧瑤灣、以及心光盲人學校,於城規會的申述書中惹來居民及校方反對。

國際創新中心位於薄扶林道、以及域多利道之間的一幅綠化斜坡,原本是綠化地帶、以及住宅用地。最鄰近的住宅是碧瑤灣第19-21座。不少居民均表示反對意見,指選址太近民居、令環境受影響。另外,鄰近的心光盲人院暨學校指視障學生對聽覺敏感,港大方案與學校距離少於15米,擔心工程的震動噪音,會影響學生注意力、認知發展及情緒,妨礙康復過程。

有環保團體亦表示,選址該處會導致2000棵樹被伐,影響生態,而相關破壞將不能被修復。

港燈:需探討觸及優化電纜走廊  港鐵:或觸及南港島線西段工程  

港鐵在申述稱創新中心選址分位置處於南港島線西段的影響範圍,而南港島線西段項目仍在探討,規劃或會隨着設計逐步定案而更改,兩個項目有可能觸及的問題,應在創新中心的前期設計階段開始商討。

港燈則表示,全力支持「國際創新中心」計劃。不過為支援有關項目未來對電力需求的增加,港燈有需要興建所需的相關電力供應設施,以便日後可以向中心和設施提供足夠和可靠的電力供應。港燈目前正與相關政府部門、香港大學等各方進行商討,優化電纜走廊的位置,以期盡快制定和落實最佳的電力供應方案。

港大:項目不會帶來不可接受的影響

港大表示,項目已經完成環境生態、交通等可行性研究,顯示不會帶來不可接受的影響,政府部門對研究結果無負面回應。港大指,會致力減低工程對附近環境的影響,項目選址毗鄰醫學院、瑪麗醫院及數碼港,能發揮協同效應,匯聚全球科研人才,預計最快2027年展開前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