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寵茂專訪︱盧寵茂:公院重病患者藥費達40萬 研加強支援自費藥物病人

社會

撰文: 陳展棋

發布時間: 2024/06/26 07:00

分享:

分享:

醫務衛生局正檢討公營醫療系統收費。(陳靜儀攝)

政府正檢討急症室及公院收費。醫衞局局長盧寵茂接受本報訪問透露檢討方向將引入類似保險概念,調整收費以更好支援重症、急症及弱勢病人,為治療費用「封頂」,杜絕「因病致貧」情況;他稱目前公院有3萬人需使用自費藥物,當中約300名癌症病人所負擔藥費,每年高逾40萬元。

盧寵茂表示收費便宜令市民習慣求診,令每年急症室處理輕症病人開支多達20億元,即使濫用急症室只屬少數,仍會加重醫護負擔,認為需「代納稅人將錢用得其所」。

醫衞局局長盧寵茂提出,需循四大方向加強公院服務,包括重症、急症、弱勢社群以及教育科研,當中重症最重要;有限資源下,其他方面需減少資助,他說:「重症會因病致貧,但傷風感冒不會。」

根據醫衞局數據,現時多於三萬名醫管局病人需使用自費藥物,當中約1300名癌症病人每年需付介乎17萬元至40萬元、約300名癌症病人每年需付超過40萬元。

「一個月賺5萬銀,算喺好叻啦,但(重症病人)一個月比萬幾元(藥費),即使對中產亦唔容易」,正研究如何支援自費藥物患者。

他亦以中風病人為例,指入住深切治療部、再轉到其他病房,接受一連串的治療,各項公院收費亦已所費不菲,局方統計有約3%病人在公院使費多於一萬,故未來方向之一是為病人開支「封頂」。盧寵茂明言,今次改革的理念類似保險,強調無人知道自己會否患上危疾,希望香港的醫療體系做到「保住你唔會窮」。

早前曾表示部分人「腳痕、生喑瘡」亦到急症室,盧寵茂最新改稱,濫用情況僅屬少數,亦明白大部分市民因自己需要求診,但毫無疑問急症室收費平、24小時服務等有「引誘」作用,令病人習慣前往急症室求診。

他透露,目前急症室求診的6成病人、每年達130萬人次,皆屬次緊急及非緊急類別,按每人每次補貼達二千元以上計,每年開支多達20億元,他希望市民「計計數」,傷風感冒前往急症室是否善用資源。他亦表示,即使病人願為省錢而輪候,醫護安置大量輕症病人、安排醫生看診,亦背負沉重壓力。

「我講得細些,冷氣要大些、廁所要多些、水都要提供。」

對於基層團體希望急症室收費加幅少於一成,盧寵茂表示不希望大眾過於聚焦於加幅,亦未正面透露落實時間表,提到公營系統架構複雜,需時全面改革,非只是純粹加價,而是「代納稅人將錢用得其所」。

盧寵茂指公院將於四大範疇加強資源

經濟能力弱

急症:心臟病發、中風

重症:癌症、心腦血管疾病

教學培訓、創新科研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

【中下學試題免費下載】  【名校專區升學攻略】

【食物安全超市大搜查】  【職場智慧求生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