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媽精明眼|汽水+餅乾+包裝麵包+公仔麵屬垃圾食物 靚媽必學加工食品分類量表

休閒消費

發布時間: 2024/07/07 10:00

最後更新: 2024/07/14 14:04

分享:

分享:

進食超加工食品增加早死風險。

進食超加工食品增加早死風險。

曾紅極一時、打着植物肉旗幟的Beyond Meat,股價剛剛公布蒸發了九成七,市值從最高的130億美元跌到只有4億美元。近幾年有不少人問我:「喜歡吃人工植物肉嗎?」我答:「吃過了,太多人工加工東西,沒興趣再吃。」其實無論葷素,吃原型食物最好,食素者若不想殺生,還是正正經經吃真正的原型素菜食材為妙。

視訊播放器 正在載入。
目前時間 0:00
總共時間 0:00
載入完畢: 0%
串流類型 直播
剩餘時間 0:00
 
1x
    • 章節
    • 關閉描述, 選擇
      Advertisement

      2009年,有研究營養的科學家呼籲大眾,應多留意食物加工的不同層次,於是提出了加工食品分類量表「NOVA食品分類(Nova food classification)」,將食品和飲料分成四級:

      第一級:未加工或輕度加工的食材(Unprocessed or minimally processed foods):泛指未加工(純天然)或只作極簡單處理(如經切除、冷藏、殺菌等)的原型食材。舉例:肉類、蔬菜、水果、種子、海鮮、香草、榖物、豆類、雞蛋、原味乳酪等。

      第二級:經過加工的食品/烹飪原料(Processed culinary ingredients):源自第一級食物,例如用植物提煉的煮食油/沙律油、自植物萃取的糖或鹽、牛油、蜜糖等。

      第三級:加工食品(Processed foods):經加工處理的食品,加入不少添加劑令食品可延長保存期限或提升味道,如新鮮麵包、芝士、煙燻醃製肉類或魚類、肉類或水果罐頭等。

      第四級: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s):此級別食品通常含有以下元素:一、非原型食品;二、再加工的第二級烹飪原料(如高果糖玉米糖漿;三、工廠加工或化學製作;四、含有超多食品添加劑(如防腐劑、色素、穩定劑等)。汽水、餅乾、包裝麵包、公仔麵等,俱歸為這類,全是高熱量、高反式脂肪、高飽和脂肪、高糖、高鈉、高精製碳水化合物的垃圾食物。

      延伸閱讀:十大「超加工食品」

      點擊圖片放大
      +10
      +9

      🎓全新TOPSchool全港中小學校搜尋器,入HKET App即睇!

      💯備戰考試季!立即下載免費試題👉🏻【中英數常識試題下載】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

      【全港中小學選校資訊】 【名校專區升學攻略】

      【兒童健康百科】 【職場文化智慧】 【家事百科全書】

      撰文 : 利嘉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