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勢社群|尼泊爾婦獨力照顧子女及兩老 言語不通從未獲社區支援壓力爆煲

醫健人物

撰文: 吳霆俊

發布時間: 2 小時前

分享:

分享:

調查發現,即使平均居港超過 20 年,仍有逾半被訪者指對能在社區找到合適的公共服務欠缺信心,10分滿分僅評得1至5分。(iStock圖片)

隨年紀漸長,長者需要的照顧支援就愈多,除日常起居飲食與護理,陪診及上門復康服務亦十分重要。縱使社區內有,不同服務機構,惟部分少數族裔因不識字或語言不通,無法尋求適切支援,只能獨自承受沉重的照顧及醫療負擔。不但患者手足無措,照顧者的壓力亦倍增。

陪診接放學分身乏術極辛苦

尼泊爾婦女Ameena和Nanda既是母親亦是護老者,50歲的Ameena已是3孩之母,同時要照顧年屆70的父母。父母皆患長期病如哮喘、高血壓、糖尿病等,需不時進出醫院,她亦要陪診。繁忙日程使她深感壓力,更試過因太忙而忘記帶父母覆診。她坦言本來對於社會福利如醫療券、樂悠咭等資訊一無所知,更擔心父母因語言隔閡而無法適應主流長者服務。

照顧兩老及子女已佔據Nanda所有時間,她幾乎沒有私人時間放鬆。(梁偉榮攝)

Nanda則年僅33歲,需同時照顧2位子女及年近80的老爺奶奶。她只能趁子女上學時陪兩老到醫院覆診,惟輪候時間長且難以控制,有時等到超過放學時間,她分身乏術,只好靠朋友幫忙接送及照顧一對子女。「但朋友也不是經常有空,有時要支付額外費用作留校托管,但這同時令我的經濟負擔更大。」

8成少數族裔從未使用主流長者服務

基督教服務處去年11月至今年4月進行一項「少數族裔長者使用主流服務調查」,以問卷形式訪問200名60歲或以上的南亞及東南亞裔長者,及50名護老者,以了解在港少數族裔使用主流服務的現況與需求。調查發現,逾8成人從未使用主流長者中心服務,近3成人指因語言障礙影響求助。當中亦有約1成半人表示平日及周末均需花逾6小時照顧長者,認為「護送服務」、「日間看顧」及「家居清潔」支援屬首三項最迫切的服務需求。

部分少數族裔因不識字或語言不通,無法尋求適切支援,只能獨自承受沉重的照顧及醫療負擔,壓力倍增。

支援計劃轉介成曙光

護老者壓力沉重,言語不通的長者更能無助。只懂尼泊爾語,今年79歲的Thapa 5年前因病行動不便,需要陪診服務,卻不知社區有何支援服務,當時就連需要一張輪椅,也不知從可申請。幸而及時遇上「耆望—少數族裔長者支援計劃」,經轉介至住處附近的長者中心,不但成功借輪椅,更申請到上門職業治療服務。不過,即使有渠道找專業支援,無奈部分服務卻因語言隔閡,不得不放棄申請。「如護送服務的職員只懂中英語,我卻只懂尼泊爾語,最終就沒有申請此服務。」

5年前因病行動不便需借輪椅,Thapa 卻對社區服務及資源一無所知,無從入手。(梁偉榮攝)

計劃除了補足服務缺口,更連結一群照顧者互相支持。Nanda坦言藉計劃認識更多同路人,學習與長者溝通的技巧之餘,亦可接收更多有關社會服務的資訊。即使將來面對任何問題,都有渠道可求助,大大減輕照顧壓力。

呼籲業界增人手設翻譯消障礙

基督教服務處躍動晚年及社區照顧服務服務總監曾婉姬續解釋,「耆望—少數族裔長者支援計劃」自2016年啟動,已擴展至深水埗、油尖旺及九龍城區,除了60歲以上的南亞裔及東南亞裔長者,更涵蓋照顧者。除了轉介,服務更包括電話諮詢、外展、長者或照顧者互助小組、多元文化活動等,盼可協助少數族裔融入主流社會,照顧其身心需求。

躍動晚年及社區照顧服務服務總監曾婉姬指,現時有部分社福機構增設少數族裔地區大使,惟為數不多,覆蓋的地區較少,她期望業界可聘請更多人手,擴展服務範圍。(梁偉榮攝)

縱使有計劃支援,但她認為社會仍需繼續增設支援少數族裔長者的服務,一方面加強少數族裔的認知和信心,另一方面更需加強銜接至主流服務。針對少數族裔最關注的語言隔閡問題,她建議政府與機構可提供多語音服務資訊消除障礙;至於提供長者服務的業界人士或社福機構,她認為宜加強入門培訓及多元文化敏感度訓練,並彈性運用資源聘請少數族裔同工,以連繫更多有需要人士。

最新影片推介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立即下載︰https://onelink.to/f92q4m

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http://tinyurl.com/3dtnw8f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