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日注意|男子遊日後驚見怪蟲「8隻腳插入」小腿 揭怪蟲真身嚴重恐致死

健康資訊

撰文: 羅嘉欣

發布時間: 2024/08/20 17:25

最後更新: 2024/08/21 10:32

分享:

分享:

男子從日本旅遊回台後,竟被吸血蜱蟲叮咬而求醫。

【旅遊/日本/遊日/瘜肉/蜱蟲/傳染病】旅遊注意!台灣一名6旬男子前往日本旅遊後,發現小腿出現一塊疑似瘜肉的黑色物體,回家後發現患處偶爾會有痛感於是求醫,未料醫生卻表示「瘜肉」是一隻吸血蜱蟲,經過移除及治療後已康復。醫生指出,受蜱蟲叮咬後恐致兩大嚴重後果,不容忽視。

最新影片:

綜合台媒及《台灣新聞電子報》報道,該名男子早前於日本旅遊時,在行程結束前發現左腳的小腿位置,多出一塊黑色瘜肉,初時未有在意,直到後來皮膚周邊開始出現紅腫刺痛,回家後隔日便前往求診。

博田國際醫院皮膚科醫生郭怡彣經檢查後,證實男子遭到蜱蟲鑽入皮膚吸血,隨即以鑷子移除蟲體,再處方外用抗生素治療,數日後男子傷口已癒合康復。

男子早前於日本旅遊時,於行程結束前發現左小腿多出一塊黑色瘜肉。(圖源:Facebook@博田國際醫院)

蜱蟲感染6大症狀

郭醫生解釋指,患者遭蜱蟲叮咬後,局部皮膚可能出現紅腫發炎等症狀,而蜱蟲吸血過程中或會傳播細菌或病毒,例如萊姆病 (Lyme disease)、Q熱 (Q fever) 和兔熱病 (Tularemia) 等,因此即便移除蟲體,仍必須追蹤有無得到蜱蟲傳染性疾病。醫生呼籲大眾被叮咬後數周內出現以下6大症狀,便應立即求醫:

點擊圖片放大
+7
+6

相關內容:蜱蟲叮咬︱30歲女被蜱蟲咬染惡菌 全身劇痛臥床折磨8年 痛苦不堪選擇安樂死【拆解萊姆病】

防蜱蟲叮咬6大預防措施

郭醫生表示,蜱蟲俗稱「壁蝨」,平時棲息於草地等野外環境,靠吸食血液維生,主要吸食對象為囓齒類動物及哺乳動物,包括貓狗及人類,平時體型僅米粒大小,惟接觸宿主後,以鋸齒狀倒鉤口器插入皮膚後,會分泌含麻醉物質唾液,以減低痛感再吸血,之後體型便會膨脹、外觀如同小瘜肉,容易令人忽視。夏季蚊蟲活躍,醫生建議野外活動及回家後,都應做足以下6大預防措施,防止蜱蟲侵害:

點擊圖片放大
+7
+6

同場加映:避免蜱蟲叮咬5大重點

本港食物環境衞生署資料顯示,蜱蟲在各個發育階段都要吸血才能夠成長,而牠們吸血前的身體大小由2毫米至12毫米不等。蜱蟲可以透過吸血傳播病毒,例如巴貝西蟲病、萊姆病、寇熱及斑疹熱等,而人類的傷口或眼睛接觸到可傳播疾病的蜱蟲屍體或蜱類,都可能受到感染。如果要避免被蜱蟲叮咬,可以留意以下5大預防措施︰

點擊圖片放大
+6
+5

萬一發現自己遭蜱蟲叮咬,甚至鑽入皮膚,不要用手直接接觸,甚至擠破,更不能在被咬時用水沖。可用酒精塗在蜱身上,使蜱頭部放鬆或死亡,再用尖頭鑷子取出蜱。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傷皮膚,或將蜱的頭部留在皮膚內。取出後,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處理,並隨時觀察身體狀況,如出現發燒、叮咬部位發炎破潰及紅斑等症狀,要及時就診,診斷是否患上蜱傳疾病,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立即下載︰https://onelink.to/f92q4m

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http://tinyurl.com/3dtnw8f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