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藥房|醫衞局年底就社區藥房市場諮詢 公院及慢病患者可負擔費用配藥

社會

撰文: 陳展棋

發布時間: 11 小時前

分享:

分享:

(梁偉榮攝)

近月多宗藥物事故反映公院配藥制度尚待完善,外界期望地區配藥可分擔公院負擔,但政府統籌社區藥房一直「只聞樓梯響」。本報接獲消息,當局擬就社區藥房計劃的服務模式展開規劃。

醫務衞生局回覆本報表示,計劃主要服務三類病人,初期向公院、慢病共治病人及老人院舍長者,提供配藥等藥劑服務,以期令病人可負擔費用在社區購買藥物及接受專業藥劑服務。

社區藥房亦可為安老院舍提供藥物配發、管理及相關藥劑服務,安排較頻密的藥物配發,確保藥物劑量準確,切合病人臨床用藥需要,改善病人用藥情況。當局計劃年底進行社區藥房市場諮詢,研究藥物供應方式及相關系統開發等。

消息:計劃容許公立醫院病人持藥單配藥   藥劑師需進階培訓

綜合多個業界消息,現時多個由非牟利機構營運的社區藥房,將會納入計劃,當局初步計劃容許公立醫院病人持藥單到社區藥房配藥;而社區藥房的藥劑師需接受進階培訓,業界預料很大機會由港大藥劑學系牽頭培訓。

現時本港有十多間非牟利機構提供社區藥房配藥服務,包括九龍樂善堂、基督教女青年會、聖雅各福群會、聖公會福利協會等,合共約數十間,提供非處方藥物及自費藥物。本報向數間社區藥房查詢,運作模式大多相近,非處方藥物可直接配藥,而自費藥物需以流動通訊軟件向職員出示醫生藥單及轉介信。

林哲玄:料可分擔公院負擔   設基層醫療系統尚需強化 

業界指,哪類病人可使用社區藥房、可提供的藥物種類、醫管局如何把關,均是推行的重點。醫療衞生界立法會議員林哲玄表示,病人在社區藥房的購藥方式尚需釐定,他認為較佳做法是毋須經過醫管局,病人可直接從社區藥房取藥。林表示,9成公院專科門診病人是舊症,大部分覆診均為了取藥。日後公院醫生可提供較少藥量,並安排病人定期到社區藥房配藥,相關藥劑師可就藥效、副作用等情況輕微調節藥物,以達分流病人作用,減輕公院負擔。

林哲玄認為,日後公院病人需同時就診家庭醫生,由家庭醫生負責為病人制定長期健康計劃,有藥物疑難可向社區藥房的藥劑師查詢,因此目前的基層醫療系統仍需時間強化。

連瑋翹:關注病人便利性   NGO社區藥房未必足以應付大量病人   

如何鼓勵病人使用社區藥房是計劃的關鍵。林哲玄指,教育病人不容易,當局可向公院及慢病共治病人「軟硬兼施」,促使病人使用服務。社區組織協會幹事連瑋翹關注,現時全港18區並非全部都有社區藥房,病人自行到社區藥房配藥,是否有足夠便利。林哲玄亦指,可以考慮簡化醫院篩查化驗等步驟,避免病人在醫院及社區藥房之間來回奔走。

連瑋翹又指,當局要考慮現有社區藥房數量,是否足以應付大量病人,下一步可考慮將市面提供藥劑服務的個人護理用品連鎖店,都加入社區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