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釣魚成新潮流 掌握關鍵成大贏家

特約

發布時間: 5 小時前

分享:

分享:

資訊科技普及令大家的生活習慣出現變化,無論是網上購物、線上開會,甚至是遙距工作都將以往實體(線下)進行的事情帶到線上,就連釣魚也不例外。近年,「網絡釣魚」愈趨流行,不過此「釣魚」有別於大家認知的釣魚活動,而是由騙徒扮演釣魚翁,透過手機短訊、電郵等隨機派發「魚糧」,待由市民扮演的大魚願者上釣。

「網絡釣魚」又稱為「釣魚攻擊」(Phishing Attack)。騙徒主要透過發放手機短訊、電郵、語音、二維碼等作餌,誘騙你上當。過程中,騙徒會偽裝電訊商、連鎖零售店的會員奬賞計劃、網上付款服務商、政府部門等機構,以漁翁撒網方式發放電郵或短訊予大家,並聲稱你的帳戶出現異常、積分到期需換領禮品,或需要核實帳戶等,藉此要求你點擊信息內的連結進入假網站,留下帳戶登入憑證、信用卡資料、個人資料等。

誤click連結 Whatsapp帳戶即被騎劫

舉例來說,騙徒可能會偽冒WhatsApp向你發出釣魚式欺詐短訊(SMS),訛稱你的帳戶涉及虛假註冊及買賣帳號行為,誘使你點擊短訊內附的不明連結。

該連結與WhatsApp的網址極為相似,目的是令你誤入該偽冒網站,並騙取你的驗證碼。騙徒會用另一裝置登入你的WhatsApp帳號,要求WhatsApp終端向你發送六位數字「轉移代碼」。如你向騙徒透露「轉移代碼」,騙徒便可騎劫你的帳戶,繼而假冒你向親友發短訊,要求購買點數卡或轉帳。

偽冒對象遍及不同品牌

根據警方年初公布的數字,2023年本港詐騙案錄得39,824宗,較2022年增加11,901宗,上升42.6%。詐騙案涉及金額超過90億港元。當中,「網上購物騙案」為數最多,合共8,950宗,而釣魚騙案則位列第三(4,322宗)。

所謂騙徒的手法層出不窮,他們除會偽冒WhatsApp發短訊外,更曾假扮WeChat、八達通、以及多家連鎖零售商的積分計劃。因此,當大家收到類似信息時應停一停,切勿隨意點擊電郵、短訊或網頁內的超連結,登入任何可疑網站或下載附件。若有懷疑,可在守網者網站「防騙視伏器」或「防騙視伏 App」手機應用程式,輸入可疑網址查核。

如果想獲得更多有關防騙資訊,記得留意「反詐騙協調中心」網站,或訂閱「反詐騙協調中心騙案警示電郵通訊」,以電郵接收最新的騙案警示,做到有備無患。

(特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