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破壞難逆轉 新型口服藥針對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
發布時間: 2024/09/06 00:00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自身免疫系統疾病,患者會出現關節疼痛、僵硬及發炎等徵狀。有風濕病科專科醫生指出,患者若不及時控制病情,可致關節變形,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近年有新型口服藥物,成效比傳統口服藥物高,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療選擇;患者亦可與主診醫生保持聯繫,透過密切監察病情及預防措施,減輕他們對治療副作用的疑慮。
風濕病科專科楊韻姸醫生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病發高峰期一般為30至50歲,但60至70歲的個案,近年亦有上升趨勢︰「臨床上,不少長者對於關節疼痛的徵狀,容易誤以為是退化性關節或痛風所致,自行服用消炎止痛藥了事,結果令病情受耽誤。」患者的關節一旦變形,便不能單靠藥物治療,更有機會需要進行手術,但所受的破壞無法逆轉;因此,患者應把握病情首兩年的治療黃金期,及早控制病情,減少對關節的損害。
JAK抑制劑 最快2至8星期改善病情
楊醫生表示,主診醫生會根據不同患者的實際病情與身體狀況,製訂不同的治療方案;常見的第一線藥物包括「甲氨蝶呤」,如患者計劃懷孕,需提前3個月以上停藥,有需要時更要服用緩解藥物;至於近年獲廣泛應用的生物製劑,患者需到醫院進行靜脈注射或皮下注射,可能對生活帶來不便。至於新型口服藥物「JAK抑制劑」,則方便服用,亦沒有空腹及飽腹限制,減低忘記服藥風險。
JAK抑制劑屬小分子標靶藥物,更有效針對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不同類型的JAK抑制劑,更可應用到治療銀屑病、濕疹、白血病等。JAK抑制劑能加快康復速度,最快2至8星期改善病情,減輕患者疼痛不適,更減低對日常生活及工作的影響,可望減輕整體醫療成本。
安全性與傳統生物製劑相若
楊醫生表示,根據2022年歐洲抗風濕病聯盟指引,JAK抑制劑列為二線藥物:「JAK抑制劑屬較新型藥物,臨床應用的歷史較已獲應用多年的生物製劑短,但兩者安全性相若。風濕科醫生可參考指引及評估患者病情,如病人在使用一線藥物後未能有效改善病情,可考慮處方JAK抑制劑。」
在處方JAK抑制劑前,主診醫生會向病人詳細解釋藥物的效果及需要留意的地方,舉例,患糖尿病及高膽固醇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需密切監測及控制指數水平,減低血栓風險;另外,藥物可能令「生蛇」風險增加,患者可透過疫苗注射提升保護力,而此類藥物亦不適合患有冠心病、中風及有癌症病史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
40多歲的陳先生是一名類風濕性關節炎及脂肪肝患者,因病情嚴重發作,手指及膝關節劇痛得需要臥床及住院。檢測後發現發炎指數及肝酵素超標,經醫生評估預計使用傳統藥物的功效不大,因此處方JAK抑制劑,病情並於一個月後有明顯改善,發炎指數回復正常,及已重返正常生活,病情進一步受控後並可減藥。
(以上資訊由楊韻姸醫生提供。本文內容只供參考,楊韻姸醫生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有不同方案,各有其成效及副作用,患者應與主診醫生商討及查詢,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