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拆科|議員憂人文科科學科須呈分會帶來反效果 蔡若蓮:不鼓勵學校只以紙筆作評核
發布時間: 2024/10/04 16:11
最後更新: 2024/10/04 16:12
小學常識科將於下學年小一及小四起逐步分拆為「人文科」及「科學科」,兩者將納入小學呈分試。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今早(4日)討論兩個新科的開設及進展,有立法會議員擔心兩科要呈分會帶來反效果,並質疑人文科培養學生國際視野部分不足。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回應指,兩科並非只評估學生的背誦能力,不鼓勵學校只以紙筆作評核;又指人文科會教授「人類命運共同體」,有關概念沒有國界限制。
蔡若蓮表示,人文科將從小培養學生國家觀念、民族感情和國民身份認同,落實愛國主義教育,亦會加強學生的愛國情懷及對國家的認識,以在人文教育、國民及國家安全教育等範疇為小學生建立基礎,銜接初中及高中的學習。
教育界議員朱國強指,常識科有最多兩成的「平時分」,認為要提高科學科「平時分」比例,同時關注人文科為何不設「平時分」;另提議首兩年「計分不呈分」作為過渡。教聯會副主席、選委界議員鄧飛則關注,雖然局方提出課程日常以多元化評分,「開頭火紅火綠,大家搞好多多元化評估,但最後發覺唔對路,呈分試都係筆試」,會令學校在家長等壓力下,會著重筆試內容。
蔡若蓮說,理解家長關心呈分試,但呈分試不是課程發展目標,是反映學生表現,學科發展不應受其左右。她指,會考慮科學分的平時分比重,惟人文科與科學科性質不一樣,評估模式不必一模一樣。她又指,局方在可行情況下已增加20%的「平時分」,希望鼓勵學校讓學投入平日學習。
蔡若蓮續指,兩科透過多渠道去提高學生學習效能,鼓勵學校以考察、實驗等方式達致學習目標,強調課程着重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及想像力,連繫生活經驗,期望學生學習時感到更輕鬆。她重申,不鼓勵學校只以紙筆作評核,應加入課堂觀察、小組活動等,讓學生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
新思維議員狄志遠同意要課程內容包括身份認同,但認為培育學生世界觀方面著墨不多,「有時更煞有介事bold咗啲字」,期望幫助學生認識國家同時,要有國際視野。他續指,兩科均屬於呈分試範圍內,指講起評分家長會「腳軟」,相信他們的觀念與當局有落差,憂慮會帶來反效果。
蔡若蓮回應指,人文科課程涵蓋6大範疇,涉及個人、社會、國家及世界,當中一個範疇為「世界與我」,內容會教授「人類命運共同體」,指與環境、世界共同發展的概念沒有國界限制,認為相關擔憂是過慮。呈分方面,蔡指兩學科強調體驗和探究,培養學生的好奇心,這些都不能操練,強調指引上已列明,不要只評估學生的背誦能力。她又透露,呈分相關的小組委員會工作差不多進入最後階段,正整理不同持分者意見,現時未有最後定案,若有會盡快公布。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