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失眠︱失眠或與情緒問題有關 認清病因對症下藥 擺脫失眠困擾

醫健人物

發布時間: 2024/10/08 08:00

分享:

分享:

失眠是一般都市人常見的問題,有精神科專科醫生指出,失眠可分為原發性及繼發性兩種,繼發性的失眠原因有機會與情緒問題,如抑鬱症、焦慮症、躁鬱症有關,必須要深入了解患者的情緒問題,才可作針對性的治療。現時更有新型藥物可同時改善情緒及失眠問題,助患者及早脫離困擾。

原發性失眠是指沒有明顯的誘因而導致的睡眠障礙,而繼發性失眠則是由其他疾病(如抑鬱症)引起的。精神科專科苗延琼醫生指出,要正確判斷失眠的類型,醫生需要詳細了解患者的病史,評估是否存在焦慮、情緒低落或藥物濫用等問題。對於原發性失眠,醫生可以考慮使用藥物來幫助改善睡眠症狀;對於繼發性失眠,則需要針對根本原因進行治療,很多情況下,單純使用安眠藥未必有太大幫助。

「許多失眠患者會透過各種方法來改善睡眠,例如運動、日間不睡覺、服用非處方睡眠輔助品,甚至喝酒助眠。然而,若患者的失眠根源與其他情緒問題有關時,單靠這些方式去改善睡眠在實際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往往只能提供短暫的緩解,無法解決情緒問題的根本。例如有些人會選擇在白天不小睡,以強迫自己晚上入睡,但這樣的方法可能會導致更大的焦慮;而酒精雖然能夠暫時幫助入睡,但長期來看卻會加重失眠問題,並影響整體睡眠質量。」

傳統安眠藥有機會產生依賴性

苗醫生進一步指出,部分失眠患者甚至會濫用安眠藥,患者有時甚至會一晚服用數十片。可是,長期濫用安眠藥會導致白天嗜睡、夜晚睡眠節律紊亂,甚至對藥物產生依賴,延遲對情緒根源的治療,造成一種惡性循環。苗醫生呼籲有失眠及情緒問題的患者或其身邊人應及早留意,並盡早求醫了解失眠的成因。

全職家庭主婦Lisa長期飽受失眠困擾,起初以為只是單純失眠問題,因此先嘗試透過改善睡眠習慣和安眠藥物作治療。然而,醫生在詳細評估後,發現Lisa對生活失去動力,對很多事情都提不起勁,只當一般例行公事去完成便算,而原本喜歡的活動和興趣也減少了。醫生認為這些都是抑鬱症的常見表現,唯因當事人的處事能力未有受到明顯影響而不被察覺,醫生逐決定給予抗抑鬱藥物治療,而非單純依賴安眠藥。在使用抗抑鬱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後,Lisa的抑鬱症狀逐漸得到緩解,隨著抑鬱症狀的改善,失眠問題也隨之得到明顯緩解。

新型藥物助穩定情緒同時調整睡眠

苗延琼醫生表示,有些抑鬱症患者的症狀並不明顯,容易被忽視,需要通過細節觀察和溝通,識別隱性的情緒問題。對於合併失眠的抑鬱症患者,治療抑鬱症本身可同時改善睡眠問題。隨著醫學進步,目前已有一些新型抗抑鬱藥物能夠同時調整褪黑色素,不僅能夠緩解抑鬱症狀,還具有改善睡眠的作用。此外,使用兼具抗抑鬱和改善睡眠作用的藥物,能夠簡化治療方案,避免同時服用多種藥物所帶來的潛在風險及藥物相互作用問題,並提高患者的依從性。不過,苗醫生提醒,抑鬱症與睡眠的治療有多種不同方案,各有不同成效及副作用,患者應向其主診醫生查詢,選擇最適合個人病情的治療方案。

精神科專科苗延琼醫生

撰文 : 精神科專科苗延琼醫生

欄名 : 健康專家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