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紅十月丨乳房硬塊=乳癌?鋼圈胸圍增患癌風險? 腫瘤科醫生拆解5大乳癌迷思

醫生診症室

撰文: 容惠玲

發布時間: 2024/10/31 18:34

最後更新: 2024/11/11 12:31

分享:

分享:

【乳癌/乳癌迷思/粉紅十月】乳房不痛不癢就代表安全? 趁著國際乳癌關注月,即「粉紅十月」,TOPick邀請了內科腫瘤科醫生李祖穎,為大家講解乳癌常見症狀、高危因素及5大迷思。

最新影片:

視訊播放器 正在載入。
目前時間 0:00
總共時間 0:00
載入完畢: 0%
串流類型 直播
剩餘時間 0:00
 
1x
    • 章節
    • 關閉描述, 選擇
      Advertisement

      乳癌常見症狀

      內科腫瘤科醫生李祖穎接受TOPick訪問時表示,除了出現硬塊,女士們一旦乳房出現異常分泌物、凹陷,乳房現橙皮紋、紅腫甚至變形,或腋下淋巴腫脹等,便要儘快求醫,因這些均是乳癌常見症狀。

      點擊圖片放大
      +6
      +5

       

      • 乳房出現硬塊
      • 乳房出現異常分泌物
      • 乳房凹陷
      • 乳房出現橙皮紋
      • 乳房紅腫
      • 乳房變形
      • 腋下淋巴腫脹

      乳癌高危因素

      對於乳癌高危成因,李祖穎引述香港香港乳癌基金會的資料庫指現除了家族病史,一般還包括缺乏運動、從未餵哺母乳、肥胖、精神壓力過大、從未生育、早於12歲來初經。

      點擊圖片放大
      +6
      +5

       

      • 家族病史
      • 缺乏運動
      • 從未餵哺母乳
      • 肥胖
      • 精神壓力過大
      • 從未生育
      • 早於12歲來初經

      延伸閱讀: 2024乳房檢查丨14間私人乳房超聲波收費一覽 私院日間診所差距達3倍

      拆解相關5大迷思

      點擊圖片放大
      +9
      +8

      乳房出現硬塊=乳癌 ?

      李祖穎表示乳房有硬塊不一定是癌症,不過當女士出現這個情況,最理想的處理方法當然是找乳腺外科醫生進行臨床檢查,如臨床發現有可疑,醫生會建議做乳房超聲波或X光造影檢查,有需要再做抽針,取出組織化驗,以確認硬塊屬良性或惡性。

      乳房不痛不癢=安全? 

      李祖穎指其實是相當錯誤的觀念,很多人都會對乳癌有一些迷思,認為不痛不癢就必定沒有乳癌,其實乳癌早期並沒有徵狀,而且很多乳癌患者留意到乳房出現硬塊時,一般更是不痛的。

      穿有鋼圈胸罩會增加患乳癌的風險? 

      李祖穎指坊間認為鋼圈或緊身的胸罩會影響淋巴回流,令乳癌風險會增加的說法,其實缺乏科學實證或理據支持。

      有家族病史屬乳癌高危? 

      李祖穎指家族出現顯著乳癌病史或直系親屬曾患乳癌,的確便屬高危人士,因此相關人士應盡早詢問醫生適宜在哪個時候開始進行定期檢查。如女士知道自己帶有BRCA1或BRCA2基因,更要及早進行預防性篩查。

      無家族病史患乳癌風險=低?

      李祖穎指根據《香港乳癌資料庫第十五號報告》,約有10%乳癌患者的直系親屬曾患乳癌,近84%的患者並無家族病史,所以每位女性都應該定期進行檢查。

      呼籲勿諱疾忌醫

      李祖穎表示,曾遇過有病人基於「諱疾忌醫」的心態,即使乳房有腫塊都一直不求醫,直至腫瘤愈來愈大,甚至乳房皮膚被侵蝕才見醫生,錯過醫治的黃金時間。他強調最好對付乳癌的方法,便是預防勝於治療,建議婦女們及早進行預防性篩查。

      很多早期乳癌的病例都是有方法根治的,痊癒率十分高;到了晚期,不但痊癒率會大大降低,很多癌細胞更會轉移到腋下淋巴,亦有機會走向骨頭,並引發一連串痛症。所以一旦發現乳房出現異常,便應立即求醫,以便及早醫治。

      相關文章:

      Healthy Life|激素是致癌元兇? 營養師拆解乳癌飲食宜忌 教煮1食譜促癌後復原

      乳癌丨年僅20歲女證患乳癌 醫生拆解乳房纖維瘤VS原位癌VS乳癌

      粉紅十月丨40歲女強人事業拼搏期證患乳癌 10年過去無復發活出精彩人生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立即下載︰https://onelink.to/f92q4m

      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http://tinyurl.com/3dtnw8f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