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數碼生活見證時代變化 新冠後遺:影響青年精神健康

都市病

發布時間: 5 小時前

分享:

分享:

數碼生活見證時代變化,新冠後遺:影響青年精神健康。

21世紀以來,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有精神科專科醫生指出,我們在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同時,亦不要忽視數碼化對人類的環境轉變,及對青年成長帶來的前所未有的影響;再加上經歷新冠疫情後,我們的生活模式可說是線上線下隨時切換,儘管是成年人亦感到難以適應,更何況對於正在成長的青年人來說,更是挑戰重重。

因此醫生建議家長,應多給予子女空間、耐性及陪伴,保持同理心,彼此加強溝通,有助舒緩子女的情緒,讓他們建立健康身心,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中茁壯成長。

同理心衝破數碼分界

在全球數碼化影響下,青年是「數碼原住民」,從小就活在充滿數碼產品的環境中成長,而虛擬世界更為他們提供舒適的空間,更可能衍生出一些與實體世界截然不同的價值觀。而較年長的一輩為「數碼移民」,逐漸接觸數碼產品,並由實體世界進入及學習適應虛擬世界。

精神科專科陳啓泰醫生指出,在數碼化過程中,人類所受的影響超乎想像,更突破了傳統大眾對時間及空間的觀念。

以視像通話的應用舉例來說,這可以讓我們隨時隨地與世界任何角落的親朋戚友,即時面對面通訊,「數碼原住民」因從小透過虛擬世界與人連結,或因此在心理上,超越現實世界上的實際距離,以為親友真實地存在自己身邊。

陳醫生解釋,由此可見不同年代的人士,因成長過程可能已是有所不同,亦經歷不同的成長環境因素,彼此價值觀亦各有不同,因此父母過去的經驗已難以應用在青年身上。家長可保持同理心,嘗試代入子女的處境,探索彼此的分別與相同,有助聆聽和理解他們的心底話。

不同壓力誘發情緒失控

新冠肺炎除了影響身體健康外,亦對精神健康帶來衝擊。「受疫情影響及社交距離政策限制,青年失去了正常的校園生活,並頓時被切換為在家的線上學習模式,在情緒、社交及認知發展的關鍵階段受到窒礙,不少人一時難以適應。」陳醫生指出。

在疫情期間,有青年在學習出現困難時,不懂如何即時求助;加上沒有老師從旁督促學習進度,只能依靠自己自律學習,導致不同形式的壓力,容易令青年情緒失控。

不少人以為疫情已過,回到現實世界,其影響更很可能滯後出現。陳醫生補充,有不同國家的精神健康研究發現,疫情期間學生未能及時適應日常生活,構成心理上的障礙;而不同的觀察亦發現復常後,他們在適應實體世界的學習及生活亦感困難。

14歲的陳同學,於疫情期間就讀高小,早上完成網上學習課程後,便沉溺於電腦遊戲,更失去自制能力,令作息時間顛倒。當疫情復常後,他再度回歸校園,卻未能適應早起的習慣,甚至缺席上學,令家人十分擔憂。

經醫生分析,陳同學因疫情相關的壓力導致出現焦慮徵狀;而當青年未能處理焦慮情緒的同時,亦會以打機來逃避壓力;此外,打機可以刺激大腦分泌更多的多巴胺,久而久之增加成癮的風險,造成一個複雜的惡性循環。

幸而,陳同學後來經醫生評估,治療焦慮症,並重新調節睡眠周期,及限制上網時間,加強實體世界活動及聯繫,並配合藥物輔助及認知行為療法,如今已情緒穩定,亦開始適應校園生活。

陳啓泰醫生提醒,精神科疾病的治療有不同方案,患者應與主診醫生商討,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精神科專科醫生陳啓泰。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立即下載︰https://onelink.to/f92q4m

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http://tinyurl.com/3dtnw8f5

撰文 : 陳啓泰 精神科專科醫生

欄名 : 健康專家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