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滿愛愛滿瀉︱由家庭做起陪伴是關鍵 鄧薇先博士:4點培養孩子內心幸福感
發布時間: 2024/11/07 13:33
最後更新: 2024/11/10 18:10
【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香港人生活緊張,不覺得幸福。部份原因是香港人要盡力做到超標準,出人頭地,讀書要讀名校,工作要賺最多的金錢。頭腦充滿爭取利益,一不合意便投訴和批評,並不會心平氣和地檢視和感受一下現今世界的實在環境和氛圍。比起其他地方,香港沒有戰爭,沒有重大的自然災害,生活總算豐足和方便。香港人其實已經身在福地,擁有很多幸福。可惜很多人卻沒有感受這己擁有的一切,還不斷苛求,稍有不如己意的事,就怨天尤人,總不肯稍作包容。現在是時候推動珍惜幸福的文化。幸福是要用心去感受的,要多從美好的角度去看事情,不執著嗟嘆不幸。
最新影片推介:
要推動珍愛幸福的文化,先從孩子開始。孩子的幸福感必須由家庭提供。以下是一些培養孩子內心幸福感的方法:
(一) 建立積極的家庭氛圍 - 陪伴是關鍵的因素。父母每天都抽些時間陪伴孩子交談,彼此溝通,彼此關心,允許孩子自由地表達情緒和情感。孩子得到父母的關懷,定然會覺得快樂和幸福。與孩子溝通最好的時間是吃飯的時候,全家人可以高談闊論,傾訴自己的事情,自由表達,彼此了解,增進感情。父母也可以一星期抽一晚約孩子出席燭光晚餐,在安靜美好的環境下,一面享受美食,一面交談心事,定能營造親密、温暖的關係。除了加強溝通外,父母陪伴孩子參與各種活動,讓他們感受生活的樂趣和美。一起煮食、一起運動、一起看電影、一起露營、一起行山,以增強情感的交流,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幸福。
(二) 創設積極的人際關係 - 鼓勵孩子與同學、朋友、老師等建立良好關係,培養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孩子從小要學習怎樣交朋友,怎樣和同學相處,建立友情。有朋友互相幫助,互相了解,定能有温暖幸福的感覺。不過父母必須謹記不要過度比較孩子間的能力、才藝、成就。在孩子面前訴說彼長此短,會破壞孩子的自信和產生猜忌、嫌棄等反效果,破壞孩子間的和諧相處。
(三) 適當安排孩子的時間表 - 現時香港的小孩子很忙碌,也有很大的壓力。孩子除了上課,課後要補習及參加不同的興趣班。一星期的學習時間全滿,由早上七時到晚上九時,星期一至星期日,整天的學習比成人更累。家長要了解孩子是否能應付這麼多的興趣班和補習。香港應進行研究,了解孩子的作息學習時間,整個社會都應參與討論,找出孩子日常生活最佳方案,讓孩子有幸福愉快的生活。
(四) 就增加幸福感的具體活動 - 安排孩子每天運動一小時,運動會釋放內啡肽,讓人感到愉悅。父母可以讓孩子選擇一種他們喜歡的運動,如游泳、球類、跳舞、攀石等,鍛鍊孩子的體魄。培養孩子的興趣和嗜好,如繪畫、音樂,手工,讓孩子身心都感到愉快。孩子投入時間和精力追求熱愛的活動,會感到滿足,提升自我價值感。指導孩子寫感恩日記,每天讓孩子寫下感到值得感激的事情,讓孩子感到自己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以上四點,如能推而廣之,由小孩子擴展到社會中所有人,則整個社會都會充滿幸福,所有人都浸淫在幸福文化裡。幸福感的根基和泉源在於愛。愛是不止息的。讓我們共同努力,為香港創建一個充滿愛的幸福社會。
欄名:寫滿愛愛滿瀉
撰文 : 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創校校長 鄧薇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