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健康|去廁所玩手機勿超過1時間 醫生警示恐增3危疾風險:可致癌
撰文: 羅嘉欣
發布時間: 2024/11/19 16:21
最後更新: 2024/11/19 18:31
【癌症/如廁/便秘】如廁時間太長恐增健康風險?有外國結直腸外科醫生日前指出,上廁所時間太長或會對直腸帶來負荷,誘發痔瘡及直腸滑落等風險,嚴重更可能與大腸癌相關,建議大家由5大方向縮短如廁時間。
最新影片:
據《CNN》報道,紐約醫學院「Stony Brook Medicine」醫學助理教授兼發炎性腸道疾病中心主任Dr.Farah Monzur指出,不少人會在上廁所一環花費大量時間,甚至有許多人習慣去廁所時玩手機,令本來只需3分鐘的上廁所時間,變成15分鐘以上。
腸道健康|如廁時間太長 恐增3大健康風險
Dr.Farah Monzur表示,最理想如廁時間平均為5至10分鐘,超過這個時間便算如廁時間太長,長久下去恐對人體產生以下3大負面影響:
- 痔瘡風險:橢圓形馬桶座椅會壓迫臀部,令到直腸長時間處於坐梳化時更低的位置,此時重力會將下半身向下拉、壓力會影響血液循環,或會令肛門及直腸周圍靜脈與血管變大充血,導致罹患痔瘡風險大增。
- 直腸脫垂風險:如廁時間太長、導致肌肉長時間用力,會令肛門肌力衰弱外,亦有可能增力直腸滑落、凸出肛門的風除,因此建議如廁時間不要太長之外,亦不要過於用力。
- 患大腸癌風險:醫生認為,某些人是因為便秘或痔瘡才不得不延長如廁時間,而腫瘤於結腸內生長過大、阻礙了糞便流動,亦會誘發便秘及出血,因此這些亦有可能是癌症警號。Dr.Farah Monzur強調,近年有不少年輕人初初是因為患有痔瘡或便秘求醫,後來經檢查後才被確診患有大腸癌。
腸道健康|縮短如廁時間5大建議
想縮短如廁時間,加州歐文市奧蘭治縣胃腸病學家Dr.Lance Uradomo提出以下5大建議,強調大家應要盡量讓「長時間坐在廁所」變得無趣:
- 不要帶手機、雜誌或書籍入廁所:不要養成會在那裡待很久的心態,否則會想帶一些東西去消磨時間,應該要讓去廁所變得無趣,盡快離開。
- 難以排便時定時起身走動:則建議10分鐘起身走動,幫助刺激腸道肌肉、促進排便。
- 攝取充足纖維:每攝取1,000卡路里食物,當中應含14g纖維,可有助軟化糞便,減少便秘,平日可多食燕麥和豆類等高纖維食物。
- 注意補充水分:美國國家醫學院建議大家每日攝取 2.7 至 3.7 公升水,可幫助減少便秘。
- 出現腸道問題應及早求醫:排便時持續困難或不適可能是胃腸道問題警號,假如出現便秘或長時間坐在馬桶上超過三周便應求醫。
腸道健康|大腸癌7大症狀
台灣肝膽腸胃科詹宜學醫生曾在Facebook專頁上分享大腸癌病例,並列出以下7大症狀:
腸道健康|預防患上大腸癌5大方法
資料來源:CNN
相關內容
便秘危機丨21歲女嚴重便秘每3周僅排便1次 如廁太用力突傳巨響竟脫肛
腸道健康|壓力過大恐誘發便秘!醫生拆解4招清宿便 刷牙1動作有助通便
飲食攻略|日日食菜仍便秘? 因缺1類食物纖維 醫生拆解最佳通便飲食比例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立即下載︰https://onelink.to/f92q4m
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http://tinyurl.com/3dtnw8f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