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由社工到家事律師 盧雅思寄語:勿為啖氣毁一頭家
撰文: 周美好
發布時間: 2024/11/22 16:50
最後更新: 2024/11/24 07:25
電影《破·地獄》引起全城談論,當中提及比死亡更難啟齒的愛,其實是很多家庭的真實寫照。家事律師盧雅思歷年來處理大大小小的家庭案件,令她更深思,愛對一個家的重要性。
自小已以律師為志向的盧雅思,因其父是一名律師,孩提時的她已常在爸爸的律師樓出入,中學時也在這裏做暑期工,爸爸見客,她就當小助手。「見到客人和家人來律師樓諮詢,一臉沉重憂愁,爸爸向他們給予意見後,變得稍放鬆,覺得這是一份幫到人解決問題的工作。」
以為她順理成章大學選修法律,她卻是先讀社工,然後赴美國修讀碩士,完成後再在香港完成法學博士學位。
社工法律 相輔相成
為何一開始不讀法律呢?她娓娓道來:「我認識一位長輩是城大教授,我中學選科時,她說法律是一個很複雜的科目,這職業時刻要面對比自己年長及閱歷豐富的人,問我是否有足夠的信心應付?會否想想先讀其他科目,待自己眼界變得開闊,再投入法律事業,對客人更有益處?」一言點醒盧雅思,覺得長輩所言甚是,於是大學時選擇了社工系。
最新影片推介:
社工的本質,以人為本的專業,見盡形形式式的眾生相。「讀這科,是加速了我的成熟和與人的溝通能力。」
社工對人,律師是對條文,思考方式大不同。有人問過她,從事社工後,有否影響你對法律的處理方式?「對方這樣一問,我是楞住,心想為何會這樣問?法律不是為人作出最的好建議來解決問題嗎,太在乎人的『溫度』(想法)會影響到中立性。坦白說,最初我讀法律時,想法要調校才轉變到。不能想得太複雜,針對問題,給予的建議才不會離題。」
父親錦囊:做好每件事
她未做律師時,其父已退休,但女兒能繼承衣缽,她相信爸爸心感安慰。「他是一個要求極高的人,要背負人家的責任,就要把它做好。」
父親給她的錦囊是:細緻地做好每一件事,要有責任感。「這句話我時刻記住,直至現在我仍以此為工作座右銘,很多事情是魔鬼在細節裏,處理任何案件也須注重每一個細微處。」
她之前是專長家庭治療及青少年問題的社工,有此經驗,對從事律師也有好處,尤其在觀點方面,用不同角度去分析問題。「我會形容法律像一個棋盤,你要思考對手在想甚麼,自己要預先想好下一步決策。其實社工都是一樣,處理client的問題時,必須要多角度分析,帶領對方從多方面思考。」兩者有其共通處。
溝通技巧大派用場
她過往社工學到的溝通技巧,在從事法律上大派用場。「處理不少離婚、家事及爭產個案,這些都是以家為出發性的案件,當中的client都會有不少情緒,有時要打的不是案件本質,更多時是為咗啖氣。處理這些案件時,我要高度關注client的情緒。」
有時候面對太多家事案件,她坦言有一刻會感氣餒。「為何人們哪麼多問題,媽媽對我說:你要想自己都是在做好事,幫一個家庭去解決問題。」
在法庭上,盧雅思見過有女兒向年邁的母親跪求原諒,像電視電影情節。也有一個離婚個案,夫婦年齡有一段差距,女兒是中度自閉及智障人士,她是父親一方的代表律師。「其實雙方都重視女兒,由於意見不同致溝通出現問題,這是很可惜的。也覺得我不是處理一宗簡單離婚個案,也要考慮小朋友的日後情況。」
原生家庭 影響深遠
因為多處理家事個案,她頓悟原生家庭對一個人影響至深,記得一個父親與女兒溝通有問題,離婚要處理小朋友問題時,女兒直言不想見到爸爸,與他斷絕聯絡,令這個男人傷心不已。「小朋友日後如何處理與爸爸的關係,也可以預見,會影響將來的兩性關係。」
盧雅思育有女兒,家事個案往往為她帶來深刻啟發,良好的溝通最重要。「一、很多事情都要講出來;二、要睇開些,給予自己正能量。我常遇到的個案,是不少夫婦會互相指責,我會問:你覺得自己能夠控制一個人幾多呢?何不先控制自己情緒,處理好心態,自然境隨心轉,這也讓我學習到以家為出發點。」
工作狂重新定位
她說自己過往是工作狂,幾乎24小時都處於工作模式,但之後發覺不能長此下去,人會極度虛耗,當身體出現婦科病時,她把所有東西重新定位,取得平衡。
懂得放下的她,現在判若兩人。「以前的我像有驚恐症般,個心突然跳一跳,驚醒哪些工作未做。我的重心放在工作上,失去自我控制。把重心放回自己度,做運動、陪伴家人,根本就不用過24/7工作的人生。」她現在每日運動30至45分鐘後,再進行冥想,這段時間完全聚焦在自己身上,忘卻繁重的工作。
開心高峰會2024
由香港開心D平台主 辦 , 匯聚社會各界領袖,一連兩天(12月17及18日)共同探索開心與福祉的重要性,並分享實踐開心的關鍵 。
詳情
🎓全新TOPSchool全港中小學校搜尋器,入HKET App即睇!
💯備戰考試季!立即下載免費試題👉🏻【中英數常識試題下載】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