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難題︱有雞先定有蛋先?科學家發現1生物令謎底終解開【附雞蛋8大營養價值】
撰文: 王明芳
發布時間: 2024/11/27 13:21
最後更新: 2024/11/27 14:24
【雞蛋/科學/難題】究竟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這個世紀難題,最終由科學家發現一種生物得以解開,而這個研究結果也在11月初被刊登在全球最具權威的學術期刊《自然》(Nature)上,讓這個古老的問題,終於有了不一樣的答案。
最新影片:
究竟有雞先還是有蛋先?有科學家發現一種可追溯至10億年前的「單細胞生物」(Chromosphaera perkinsii),其結構與動物胚胎有驚人的相似之處,經分析發現,大自然早在會產卵的動物出現前,就已擁有「創造蛋」的能力,因此推測是先有蛋再有雞。
根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瑞士日內瓦大學的科學家在2017年夏威夷的海洋沉積物中發現了一種單細胞古老生物「Chromosphaera perkinsii」,研究團隊分析,該生物可能出現在距今超過10億年前的地球,其結構與動物胚胎有相似之處。
研究主筆杜丁(Omaya Dudin)指出,這說明了「早在地球的第一批動物出現之前,多細胞協作與分化過程就已經存在。」也就是說,受精卵發展成胚胎的過程,早在動物生命(雞)出現之前,大自然就已具備「創造蛋」的能力。
研究還指出,像雞蛋這類的「硬殼蛋」,直到3億年前才開始出現,另一項研究也說明,雞能夠定期產卵的能力,在數千年前吸引人們的注意,最終將其馴化成如今我們所熟知的雞。
雞蛋營養︱拆解雞蛋8大營養價值
認可營養師(香港營養師學會)吳耀芬(Kathy)表示,雞蛋最豐富的營養是蛋白質,是細胞、肌肉生長的重要材料,亦可構成血液中的球蛋白、血紅蛋白、抗體等免疫細胞,促進生長發育及免疫系統的發展。對已建立的組織也具有修補的功能及維持身體中的酸鹼及水的平衡、也有助營養素的運輸。
另外,雞蛋也是鐵質的主要來源,鐵質負責製造紅血球中的血紅素,有助把營養及氧氣運輸至全身的細胞,包括大腦細胞,如缺乏鐵質,可能影響孩子的早期大認知功能、專注力及運動發展。
還有,維他命B12有助製造紅血球,保持神經系統健康及幫助蛋白質的新陳代謝,如缺乏維他命B12會有增加貧血的機會。卵磷脂促進兒童大腦和神經系統正常發育。
靚媽精明眼︱人造色素或損兒童專注力 58款不含邪惡色素朱古力名單
雞蛋營養︱嬰幼兒每日可以食多少隻雞蛋?
衞生署建議,2至5歲兒童每天進食1両半至3両肉,而6至11歲兒童則是每天進食3至5両肉,一隻蛋相當於1両肉。為確保營養均衡,兒童可以每天進食1至2隻蛋,然後以其他肉類來滿足每天的蛋白質需求。
不過要注意的是,對於6至8個月的嬰兒,只建議試吃蛋黃不吃蛋白,因為蛋白容易產生致感反應,直至8個月大後,可嘗試吃蛋白。嬰幼兒吃雞蛋有兩種做法:一是將雞蛋煮熟,取1/4蛋黃用開水或米湯調成糊狀;二是在奶鍋中放入牛奶,然後打進蛋黃,邊用小匙順時針攪,邊用小火慢慢地熬,最後成為蛋奶羹。
即睇各款蛋製品熱量大比拼
靚媽精明眼丨攝過量類雌激素可致癌症性早熟 推介13款安全無毒雞蛋名單
雞蛋營養︱雞蛋哪種食法最容易吸收?
雞蛋吃法多種多樣,就營養的吸收和消化來講,煮蛋為100%,炒蛋為97%,嫩炸為98%,老炸為81.1%,開水、牛奶沖蛋為92.5%,生吃為30%~50%。換句說話來說,煮雞蛋是最佳的吃法,但要註意細嚼慢咽,否則會影響吸收和消化。不過,對兒童來說,還是蒸蛋羹、蛋花湯最適合,因為這兩種做法能使蛋白質松解,很容易被身體消化吸收。
家長要注意應減少讓小朋友進食經加工的蛋,如鹹蛋、鐵蛋、鹵水蛋等,以減少過多的鹽份攝取。另外,雞蛋裏的細菌如腸炎沙門氏菌等,需要經過高溫殺滅,應煮熟雞蛋來減少細菌及寄生蟲的感染。
兒童健康丨小朋友過瘦不長肉點算好? 營養師教3招飲食貼士助健康成長【附食物推薦】
雞蛋營養︱雞蛋常溫下保存定放入雪櫃?
本港食物安全中心建議,有殼蛋應貯存在陰涼乾爽的地方,最好存放在雪櫃內,並應按照先入先出的原則使用,優先使用生產日期較早的蛋及其製品。
澳門食品安全資訊則指,雞蛋容易腐壞,建議最好按「上熟下生」存放在雪櫃,因為低溫貯存可以減慢沙門氏菌等細菌的生長;另外,若雞蛋已存放於冷藏溫度內,應繼續保持,以免溫差令雞蛋表面產生「倒汗水」,有利細菌透過蛋殼上的小孔滲入蛋內,令雞蛋受污染。
💯備戰考試季!立即下載免費試題👉🏻【中英數常識試題下載】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