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活化|瑪利諾修院大樓見證時代變遷 神秘閣樓暗藏大批文物
撰文: 梁薾心
發布時間: 5 小時前
瑪利諾修院學校建築風格獨樹一幟,修院大樓亦承載特別的歷史故事,見證香港時代變遷,1樓閣樓更藏有大量文物。有建築保育師相信,修復拱型天花屋頂挑戰最大。
昔用作工業學校 設縫紉繡坊
瑪利諾修院學校基金有限公司修院保育項目主任關智鸞昨介紹,來自美國紐約的傳教士在1921年抵港,1924年開始安排基層婦女進行繡花工作賺錢,直至1925年在尖沙咀創辦瑪利諾修院學校,並在1937年遷至九龍塘現址。
她續指,現時的修院大樓當年被用作辦工業學校,並設縫紉繡坊,刺繡和縫製聖衣的郵購業務在1949至1970年間相當蓬勃。惟隨着香港社會經濟轉型,加上負責修女病逝,大樓自1971年起改為修女宿舍,至2019年再因修女數量愈來愈少,大樓交予瑪利諾修院學校基金會管理。
基金會隨後對大樓進行結構勘察工程,意外發現1樓假天花上隱藏閣樓,兼保存大量關於繡坊的文物,包括逾400張手繪聖衣設計圖及縫綫等,滿載瑪利諾修女來港傳教、辦學和服務社會的歷史印記,閣樓上方更有鐵欄模樣的當代藝術裝飾品。
修復拱型天花屋頂 最具挑戰
建築保育師孫軼駿稱,活化工程將拆除後建牆壁,以回復大樓最初間隔,並盡量修復地板,又會把地下面向何東道的大門,改為日後訪客使用的出入口,並加設無障礙通道。
至於活化工程最大挑戰,孫預計是修復拱型天花屋頂,因除了使用多年有漏水問題,須重新做防水工作,亦要在盡量保持大樓原貌的同時,確保符合建築條例。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
記者:梁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