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資訊丨異常出血為子宮內膜癌主要症狀 基因檢測助選擇最合適方案提升晚期治療效果

醫健人物

發布時間: 2024/12/04 08:00

分享:

分享:

隨著醫學的進步,個人化治療的概念亦愈來愈普及。以子宮內膜癌為例,有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指出,現時可透過基因檢測去評估患者的預後情況;另外亦可透過基因檢測去為患者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特別是針對DNA錯配修復基因缺陷(dMMR)的子宮內膜癌患者,現時可透過免疫治療加化療去提升治療效果,部份晚期患者甚至可以達到腫瘤明顯縮小效果,繼而配合手術治療將腫瘤切除。

子宮內膜癌是香港女性中常見癌症的第四位,若單以婦科癌症來說,發病率更僅次於乳癌。臨床腫瘤科專科鄭志堅醫生指出,相比於子宮頸癌因HPV疫苗普及而減少的情況下,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率卻仍在上升,呼籲女士們及早接受相關檢查,即使不幸確診仍可及早接受治療,早期的個案治癒率可高達九成。

子宮內膜癌的主要症狀是異常出血,這在已停經的婦女中較易被發現。然而,未停經的婦女則可能將出血誤認為月經不調,導致延誤就診。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因素包括年齡、缺乏運動、肥胖等;又或是暴露於雌激素的相關因素,例如早來經晚閉經、未生育、服用含雌激素的荷爾蒙或避孕藥等,均可能增加患病風險。此外,子宮內膜增生等良性病變、卵巢多囊綜合症、家族史以及某些遺傳性綜合症也是重要的風險因素。

由於普通的婦科檢查往往難以在早期發現子宮內膜癌,因此需要進一步的取樣和影像學檢查來確診。鄭志堅醫生指出,診斷子宮內膜癌的方法包括盆腔檢查、經陰道超聲波、宮腔鏡檢查以及在子宮頸和子宮體分段取樣,以確認腫瘤位置,從而進行準確診斷。

dMMR會增加基因突變積累致癌症出現

隨著科技的進步,基因檢測在子宮內膜癌的應用亦越來越普遍。鄭醫生指出,基因檢測有兩個主要目的:一是評估患者的預後情況,二是指導治療選擇,特別是針對DNA錯配修復基因缺陷(dMMR)的患者來說至為重要。「DNA錯配修復(MMR)是修復細胞分裂或突變過程中出現錯誤的機制。當MMR機制出現缺陷(dMMR)時,會導致大量DNA突變的積累,這不僅增加了癌症的風險,還可能產生大量的新抗原,影響免疫反應。」

免疫治療配化療 增強調節免疫系統

鄭志堅醫生解釋,以往治療具dMMR的晚期或復發性子宮內膜癌的傳統治療為化療。但隨近年醫學研究進一步發現,一線治療上可採用免疫治療配合化療這個新選擇。化療可直接攻擊和摧毀癌細胞,而免疫治療則可以進一步增強身體的免疫系統,幫助患者抵抗癌症的復發或進一步擴散。對於具有dMMR的晚期或復發性子宮內膜癌患者,免疫治療配合化療已成為一線治療的選擇,相較於傳統化療,免疫治療能顯著改善這部分患者的預後。

臨床所見,部份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療配合化療後治療效果良好,腫瘤明顯縮小,醫生更可考慮為患者進行手術,切除殘餘的腫瘤,提升往後的存活機會。免疫治療的副作用一般較輕微,主要包括皮疹、腸胃不適等,嚴重情況下可引發炎症反應,患者應跟從醫生指示密切監察。鄭志堅醫生提醒,子宮內膜癌有不同的治療方案可供選擇,不同治療的成效及副作用亦會因人而異,患者如有任何疑問,應向主診醫生查詢。

臨床腫瘤科專科鄭志堅醫生

 

撰文 : 鄭志堅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

欄名 : 健康專家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