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炒人先兆|職場炒人10先兆上司眼神露玄機 打工仔被炒魷後第一時間要做的6件事
撰文: Executive Mommy
發布時間: 2024/12/05 13:57
最後更新: 2024/12/08 08:18
【炒人/炒魷/暗示炒人】人在職場江湖,天總有不測風雲,如果今天不幸地遇到被解僱的窘境,第一步應如何反應?TOPick根據Business Insider報道,精選10大裁員先兆,讓打工仔做好心理準備,及早搵定後著。
最新影片:
公司炒人先兆|打工仔被炒10大先兆
1. 少了Happy Hour、雪櫃食物愈來愈少
- 公司少了辦大食會或放工約同事去Happy Hour,雪櫃食物愈來愈少及便宜,公司再沒有請食午餐或下午茶,都暗示離裁員不遠矣。
2. 會議室全日都被人力資源部門「霸住」
- 這代表公司將有重大改變,多數「冇咩好嘢」,因為加人工或派花紅多會公開宣布,但人力資源部門多會秘密地將壞消息告知員工。
- 多年前雅虎大裁員時,員工指見到2至3個會議室都突然被人力資源部門訂滿,甚至取消了一早安排好的會議。
3. 會議室增放紙巾
- 若被人力資源部門訂了的會議室多放了紙巾,或是用來給被裁員工抹一滴不忿的眼淚。
點擊下圖查看其它7個公司炒人先兆:
公司炒人先兆|打工仔被炒魷後必做6件事
在Atrium Staffing擔任社群媒體經理的Allie Basilica曾在LinkedIn上撰文建議,面對被解僱的困境和徬徨,可以先做以下6件事。
1. 善加利用新職介紹服務
- 部分公司會提供被裁員工就業諮詢與協助服務。有些美國與香港的公司,會和專業的新職介紹、企業顧問公司合作,協助被遣散的員工練習面試技巧、修改履歷、分析就業市場、諮詢薪金概況、推薦新工作機會。
- 一般而言,這項服務會是整個裁員計劃的一環,但這項服務並非隨時都能接觸到,倘若你有考慮過這項服務,儘速與服務提供者保持聯繫,以便充分利用這項資源。
2. 與財務顧問會面
- 是否進行這個動作,必須取決於個人情況。倘若得知公司的裁員計劃迫在眉睫,可以先向財務顧問請教、諮詢,目前自己或家庭的財務狀況,實際上可以支撐度過多少沒有工作的日子,估算自己有多少時間尋找下一份工作,並規劃搜尋工作、瀏覽資訊的時間。
- 此外,妥善的財務規劃也可以幫助計算這段找工作的過渡時期,是否必須省吃儉用。
3. 更新履歷
- 事實上,履歷是必須隨時更新的,但許多人總是把更新履歷列在「等我有空再做」的清單上。Basilica建議必須讓自己隨時處在準備好的狀態,當你在工作中完成某項成就、剛結束某個重要專案時,對自己負責的工作範疇、成效、成功細節瞭如指掌,也利於撰寫。
- 若過了一段時間再更新履歷,對於工作細節的記憶已經模糊,撰寫履歷時大部分的時間都浪費在回憶上。
同場加映:檢視寫CV 4大重點
4. 更新LinkedIn檔案
- 和前述履歷不同,LinkedIn上的個人檔案,是可供各方人士搜尋的公開履歷。確認LinkedIn個人檔案內容已經包括你會的技能、獲頒獎項,以及所有成功經歷。試著思考,如果你是獵人頭公司或是人資,會用什麼關鍵字搜尋需要的人才?
- 此外,撰寫LinkedIn檔案時還要注意兩件事。第一,一定要將目前工作職位寫在個人檔案上。因為許多工作招募者會用「目前職位標題」篩選他們需要的人才,如果沒有標上,在求職者中的第一波搜尋中就被篩掉了。
- 第二,不要在工作經歷與標題中使用「待業中」、「被解僱」的描述,這些描述無法為你加分,也無法增加獵人頭公司、人資搜尋到你的機率。
5. 善用人脈
- Basilica建議適當的告訴部分朋友你被裁員的消息,這並不是意味着要去登廣告昭告天下你失業了,而是善用人脈找下一份工作。
- 想想人脈網絡中,哪個朋友在你有興趣的公司工作?誰最近提過哪個公司在招聘新員工?有計劃地和這些朋友會面、約個午餐聚會,聊聊近況並和他們提出你的工作需求。
- 只是和朋友約喝酒,發洩被裁員的憤恨情緒,對尋找下一份工作完全沒幫助。
6. 為自己留點時間
- 如果財務狀況允許你放空休息一、兩週,那是再好不過的了。經歷裁員、尋找新工作的焦慮與徬徨,你可能渡過一段十分煎熬的時期。可以利用這一、兩週的時間好好沉澱,設定新工作目標,將身心狀態與思緒都調整好,做好準備迎接下一份工作的挑戰。
內容刊於SmartLinkin商務社群網,獲授權轉載。
同場加映:同事離職前5大徵兆
更多職場相關報道:
求職招聘|中年失業1類人搵工無人要 職場顧問教6招轉工轉行必勝秘訣
離職先兆|同事默默離職前5大徵兆 第2點以為無人知其實好明顯
CV教學︱HR平均只用7.4秒睇求職CV 3招不令CV石沉大海「翻生攻略」
🎓全新TOPSchool全港中小學校搜尋器,入HKET App即睇!
💯備戰考試季!立即下載免費試題👉🏻【中英數常識試題下載】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