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病丨失眠治療新曙光 新型藥物助回復優質睡眠

醫健人物

發布時間: 2024/12/10 08:00

分享:

分享:

失眠已成為都市人的一大困擾,嚴重影響生活及工作質素。有精神科專科醫生指出,長期失眠不僅對身心健康構成負面影響,更可能引發或加劇多種疾病。除了培養良好的睡眠衞生習慣外,近年的研究顯示,新型助眠藥物能有效改善失眠情況,且依賴性風險較低,是失眠患者的新曙光。

精神科專科葉百然醫生表示,導致失眠的成因多,包括壓力、情緒問題、環境因素、生活習慣、疾病和新陳代謝異常等。統計顯示,香港約三至四成成年人受失眠問題困擾,當中女性和長期病患人士比例較高。然而,大部分失眠患者都忽視其嚴重性,沒有尋求適當治療。唯長期失眠會造成連鎖反應,葉醫生指出,除了直接影響生活質素外,還會誘發或加重多種健康問題,包括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焦慮症和抑鬱症等。「失眠和疾病往往形成惡性循環,情況會不斷惡化。」他呼籲,若持續受失眠問題困擾,應及早求醫,切勿掉以輕心。

治療失眠的方法可分為藥物治療和睡眠衞生兩大類。葉醫生指出,藥物治療需因應失眠的性質而定。「如屬短期失眠,可在醫生指導下短期服用benzodiazepines和Z-drugs等幫助睡眠的藥物。但對於長期失眠,則要先找出潛在原因,再對症下藥。」比如焦慮或抑鬱所致的失眠,可用抗焦慮或抗抑鬱藥治療,而褪黑激素則是一種溫和的助眠藥選擇。

新型安眠藥或是更安全選擇

不過,葉百然醫生提醒,長期服用存在風險:「傳統的benzodiazepines和Z-drugs雖能有效催眠,但長期使用易產生依賴性和耐藥性,需不斷加大劑量。過量服用還可能損害記憶力和認知能力,增加跌倒骨折的危險。」不過他指出,近年的研究發現了一些作用機制新穎的安眠藥物,如雙重食慾素受體拮抗劑,「這類新藥透過阻斷腦內的食慾素信號來抑制喚醒,改善睡眠。與傳統藥物作用於GABA受體不同,這些新藥不會引起成癮,是更安全的選擇。」

食慾素是一種由下視丘分泌的神經傳遞物質,能夠刺激食慾,增加進食行為,同時也令人提高警覺度,抑制睡眠。因此,雙重食慾素受體拮抗劑透過減少體內食慾素,進而抑制食慾、促進睡眠。葉醫生補充指,最重要的是現時藥物不斷推陳出新,有不同治療藥物可供選擇,同樣具有有效的治療失眠效果,但副作用較少,所以患者應與醫生商討最合適的治療方法。

良好睡眠衞生不可少

除了藥物治療,培養良好睡眠衞生習慣也至關重要。葉醫生建議失眠患者養成定時睡眠的作息、營造安靜黑暗的睡眠環境、避免在睡前運動或工作、少喝含咖啡因和酒精的飲料、睡前遠離電子設備,以及在失眠時做些放鬆的事情轉移注意力等。「對付長期失眠,最好向醫生尋求意見,同時要建立健康的睡眠習慣,二者相輔相成。」

葉醫生總結,面對失眠問題,關鍵是及早正視並尋求專業的治療。「患者應先從生活著手,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短期失眠可考慮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助眠藥物,但對長期失眠則需先找出病因,再綜合評估藥物治療的必要性。」葉醫生強調,現時失眠的方法多,除了藥物治療外亦有非藥物治療方法,患者最重要是提升對失眠成因的認知度,積極及聽從醫生指示用藥,而不同藥物的成效及副作用都有不同,患者應與主診醫生商討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精神科專科葉百然醫生

撰文 : 葉百然醫生 精神科專科

欄名 : 健康專家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