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保育|塱原自然生態公園已錄逾5,000名訪客 每年管理經費約1,900萬

社會

發布時間: 2024/12/26 07:00

最後更新: 23 小時前

分享:

分享:

稻米田。(漁護署提供)

塱原自然生態公園上月開幕,漁護署指,每年管理經費約1,900萬,而截止11月底已有約5000人次參觀,另錄得不少本港不常見的鳥類,如凍原豆雁、蘆鵐、鳳頭鵐等。

政府為補償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所造成的生態影響,2019年底開始建設塱原自然生態公園,至今年完成,工程期間分階段交由漁農自然謢理署管理,並在11約開放。公園面積約 37公頃,劃分為三個管理區域,包括約5公頃的訪客區、約11公頃的農業區和約21公頃的生態區。

點擊圖片放大
+4
+3

漁護署高級自然公園主任黃廣潮指,訪客區除提供訪客設施,如觀鳥屋和涼亭等,亦濃縮公園大部分生境,包括稻米田、淺水池、蘆葦床、荷花池、通菜田、西洋菜田、乾農田等,已能滿足市民認識濕地和親親大自然的目的,希望一般市民留在訪客區欣賞即可。

他指,塱原以農耕為本,除推廣濕地保育,也希望讓市民認識本港的農耕傳統和故事,故乾農田也有一塊菜田,會因應季節輪替,種植不同農作物,如生菜、西蘭花及萵筍等,讓市民更多認識之餘,也更珍惜食物。而由於作物主要用作教育目的,署方不會收割,待作物植老化後,才會收割作堆肥,將營養循環用在田裡。

點擊圖片放大
+13
+12
  •  
  • 黃廣潮又推介,乾農田中種植黃波斯菊、大波斯菊、油菜花、多頭太陽花等開花植物的花田,以及稻米田,均是很漂亮的打卡位,而淺水池在天朗氣清時,也可拍到「天空之鏡」,秋冬的黃昏日落景亦同樣吸引,但提醒勿踩進農田。

    生態區是公園的重點保育區,由大小不一的農田組成,包括至少16種濕地及乾農田生境,如稻米田、馬蹄田、慈菇田、菱角田、睡蓮塘、沼澤、蘆葦床、水滋塘及深水塘等,種植逾40種作物。漁護署自然公園主任蘇偉恩指,署方管理公園的方針是維持及提高生物多樣性,而各物種所喜歡的棲息環境很不同,故希望提供多樣的生境,吸引不同動物前來。

    她提到,署方亦有數個特別關注的物種,包括全球極度瀕危的黃胸毛,種植稻米便希望為他們提供食物及棲息地,而淺水生景及開闊水體則是供黑翅長腳鷸及黑臉琵鷺覓食等。

    另外,沼澤中種植的逾十多種濕地植物,例如蓼屬、莎草科等,不同品種的植物高低錯落、疏密有致,亦提供微生境予雀鳥及其他生物,例如稀有的彩鷸愛於沼澤築巢和繁殖。

    點擊圖片放大
    +10
    +9

    漁護署稱,去年在公園錄得46隻黃胸鵐,較前年的55隻少,但較2021年的27隻大增;而署方2021年亦首次在公園記錄到黑翅長腳鷸繁殖紀錄,去年便增至有42個雀巢。至於黑臉琵鷺,也有3年前僅發現5隻,增至去年的42隻。

    至於農業區,就以生態友善的農業生產模式運作,農戶須使用天然肥料、生態友善的除草劑及除蟲劑。黃廣潮稱,政府收地前,有52戶農戶在公園範圍耕作,逐一問過農戶意向後,有39戶願意回歸,每戶可租2至3斗種地,每斗種約7,200平方尺、年租金為840元,已大致用盡所有農田。

    他提到,水對塱原淡水濕地及農田耕作均很重要,故設立公園時也有設「水淨化系統」,系統分為3部分,水由上游雙魚河與石上河流至後,會先經水深約90厘米的沉澱池,沉澱泥沙等,再流向蘆葦池,由蘆葦吸收水中過多的養分,其枝條亦可以阻隔水裏的微粒;最後,水會流入水深約30厘米的淺水池,讓太陽光的紫外線殺死細菌,再流進灌溉水道。每個水池的出入口均有水閘,可控制進入水道的水量。

    他又稱,塱原原有的灌溉水道由泥土建成,部分用石棉瓦板築起,容易塌陷,水道也經常淤塞,公園工程亦將石棉瓦板拆走,以石籠建造全長約1.9公里的灌溉水道。農戶可用水泵從灌溉水道取水,供農田灌溉。而有關水道亦具備生態及耕作友善的元素,如石與石之間的空隙可讓泥土沉積,為植物提供了生長的空間,且沿水道每隔100米加設小型動物通道,方便供小動物如蛙類等離開。

    🎓全新TOPSchool全港中小學校搜尋器,入HKET App即睇!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

    【全港中小學選校資訊】 【名校專區升學攻略】

    【兒童健康百科】 【職場文化智慧】 【家事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