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間醫學院|院校甄選料下半年完成 沈祖堯指部分可北上培訓惟應以本地教育為主
撰文: 陳展棋
發布時間: 2025/01/06 00:30
最後更新: 2025/01/06 15:56
至少3間大學表態擬設本港第3間醫學院,政府工作組專家顧問沈祖堯料下半年完成院校甄選。對於政府十大考慮條件包括與內地合作提供臨床訓練,沈祖堯認為部分疾病或適合北上培訓,但醫學教育應維持以本地培訓為基礎。
第3間醫學院競逐如箭在弦,有興趣申辦資助大學,可於3月底前向「籌備新醫學院工作組」提交建議書,科大、理大及浸大已先後表明有興趣。政府工作小組早前表明,會按十項考慮條件得出決定,包括院校提出的課程及師資等。
內地教學比重 工作組未設限
工作組專家顧問、前中大校長、現任南洋理工大學醫學院院長沈祖堯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待專家顧問閱覽大學提交的建議書後,會與相關院校代表見面。他指工作組暫未得出選出院校的準則及公布方式,但透露工作組曾討論「計分制」,並結合專家意見得出最終決定,料今年第3至4季會有結果。
政府工作組十項考慮條件,提到首重院校課程內容,並列明希望新成立醫學院,能與大灣區醫療機構合作「提供多元臨床訓練機會」;另去年施政報告亦提倡教學醫院設於鄰近內地的牛潭尾。上述框架中處處均見內地元素,浸大早前已表明,計劃與中山一院一同構建培訓。
對於內地培訓,沈祖堯指,工作組未曾討論過醫科生於內地培訓或實習安排,目前沒有規定「一定有幾多百分比於內地醫院(培訓)」,希望留予空間予大學提議方案;他認為醫學培訓著重醫生能否接觸足夠病人,「需有足夠exposure」。
沈祖堯又認為,醫學教育應繼續仍以本地培訓為基礎,因本地病人較能代表本地疾病需求,以及廣東話等本地文化;至於內地人口較多,部分特定疾病可能適合於內地培訓。至於北上培訓是否符合本地醫生註冊資格,沈祖堯則指需交由醫委會決定。
非必須理科生 可了解病人病因
沈祖堯亦提到,醫生需要較成熟性格,「第二學位」課程學生有一定好處,亦認為這批醫科生並非必須是理科生,舉例指社會科學系學生,可能對患者家庭、經濟環境有更深入理解,從而了解到病人的病因。他提到,以往大學基礎醫學知識教得「好深好闊」,有些知識於工作上「永世都用唔到」,認為課程可考慮濃縮,集中教臨床相關課程內容。
另一名專家顧問、註冊會計師蔡永忠表示,工作小組目前未收到院校建議書,另由於籌建醫學院牽涉大量工作,料本港不會出現第4間醫學院。十項考慮條件亦包括「訂定多元化資金來源計劃」,至於何謂發展多元化的資金發展模式,以及政府實際需出資多少,蔡永忠指目前沒有「magic number」,需由院校提交的建議書提出,「如果有學校話比哂(資金)都得,不過要說服到我地(資金)足夠。」
蔡永忠亦表示,他重視醫學院可持續性及財務穩定性,包括向大學提供的捐助款項是否已確認,以及醫學院開支佔大學財政開支比重等。蔡永忠續指,港大及中大醫學院已成立多年,「醫學院唔只係運作5年、10年;需確保長期唔會唔夠錢。」
🎓全新TOPSchool全港中小學校搜尋器,入HKET App即睇!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