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食風險|研究指168斷食法增心血管病死亡率91% 醫生揭真相:健康斷食靠2關鍵

保健美顏

撰文: 黃堯姿

發布時間: 2025/01/08 17:26

最後更新: 2025/01/08 18:04

分享:

分享:

【168斷食法/間歇性斷食/心血管疾病】很多人以為斷食對健康百利而無一害,但早前美國心臟學會發表一項研究報告推翻此說法,指出間歇性斷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高達91%,嚇窒不少斷食人士。有台灣醫生對於研究結果有保留,指出2大漏洞釋疑,並建議2招健康地進行斷食。

最新影片:

斷食風險|美國心臟學會研究:斷食增加91%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台灣急診科醫生張適恆在其YouTube頻道拍片,分享關於美國心臟學會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採用「168斷食法」的人士,相較使用常規及非間歇性飲食的人士,其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會增加91%。研究亦發現,對於心血管病患者而言,每天在8到10個小時內進食,心臟病或中風死亡風險會增加66%;而對於癌症患者來說,每天進食時間超過16個小時,死亡風險則較低。

漏洞1:數據代表性不足

張適恆對此研究結果有保留,他指出研究收集數據的方式有漏洞,研究人員僅以2天的飲食時間概括測試者的飲食習慣,有點以偏概全,數據代表性不足。他解釋,人每天的進食時間可以有很大差異,加上以問卷形式收集數據,當中有可能存在誤差。

漏洞2:干擾因素

另外,針對採取「168斷食法」人士的動機,張適恆指,有可能是這群人本身有身體的毛病需要斷食,故此造成他們死亡存在很多干擾因素,未必完全是由斷食引起,而是自身疾病或身體狀況所致。若單憑片面的數據和比對過往死亡資料,而斷定斷食法會危害健康,結論不太成立。他再引述研究中的對比小組,當中對比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的人,其死亡率分別高達107%和304%,死因是否完全是因為斷食仍有待商榷。

斷食風險|2大關鍵條件健康斷食

張適恆另外引述另一篇刊登在《eClinical Medine》的研究報告指出,間歇性斷食能夠為肥胖人士帶來健康裨益,如降低脂肪量、降低胰島素抵抗,以及壞膽固醇,甚至減少腰圍,增加肌肉量等,變相改善心血管健康。綜合所有研究報告和數據,他建議遵從斷食法時,除了要衡量自身的身體狀況,亦要注意攝取食物的營養價值,盡量在進食時間內攝取足夠營養素,方可健康且安全地進行間歇性斷食。

正確斷食|8小時進食時間建議

台灣減重醫師蕭捷健在其YouTube頻道中拍片分享指,不少人實行「168斷食法」為了減肥,但當中操作稍有誤差,效果可能事倍功半。蕭捷健建議,實行斷食法的最佳開始時間為「中午前」,而在睡前2小時,就要停止進食晚餐,讓身體的荷爾蒙分泌能夠正常運作,幫助調節飢餓、代謝和能量使用,達到減重減肥效果。8小時的進食時間可以安排如下:

點擊圖片放大
+5
+4

蕭捷健補充,如果是需要捱夜工作、輪班值間或習慣晚睡的人,同樣必須要吃早餐,並避免睡前2小時進食,讓身體可以有效發揮「168斷食法」的效果。

斷食風險|3類人士不宜用斷食法減肥

「16/8斷食法」即是限制一日24小時內8小時進食,其餘16小時空腹,停止進食任何食物,除了水份和一些維他命。本港註冊營養師李棋華Rosanne Lee曾表示,這種方法對於不吃早餐的人較易實行,但習慣食早餐的人,假如7點食早餐,最後一餐就要在5點完成,執行上比較困難。而且比較難捱肚餓,有機會維持一段短時間後食得更多,很難維持長時間。

Rosanne引述有研究曾指出,短期斷食會有好處,包括增加細胞修復、改善血糖以及消脂減肥。但她就提醒,有3類人士不宜採用斷食法:

點擊圖片放大
+3
+2

斷食減肥成果顯著,但要持續而不反彈,卻有兩件事需特別關注。放射科專科岑承輝醫生提醒,如成功減重後,可改為晚上輕食;另一樣要注意的是,減磅後肌肉也會有所流失,所以需要做負重運動,以保持線條健美。

同場加映:16/8斷食 vs 生酮飲食 vs 素食減肥

點擊圖片放大
+4
+3

相關文章:

斷食風險|168斷食易致胃病3類人要小心 男大生每日只食1餐吐血送醫揭患胃潰瘍

斷食風險|美國心臟學會最新研究 「168斷食」增9成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

瘦身煩惱|「168斷食」減肥3個月無成效 26歲港男大呻感挫敗 眼利網民憑餐單揭失敗原因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立即下載︰https://onelink.to/f92q4m

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http://tinyurl.com/3dtnw8f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