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創傷|樹仁夥4院校推全港最大型研究 揭Z世代現抑鬱焦慮徵狀比率最高
撰文: 梁薾心
發布時間: 2025/01/14 13:22
最後更新: 2025/01/14 22:56
▲ 香港樹仁大學今(14日)發表聯同4間院校進行的心理創傷研究。(陳靜儀攝)
【香港大學 / 心理健康 /Z世代 /香港樹仁大學 】樹仁大學早前聯同4間院校,進行了全港歷來最大型的心理創傷研究,揭示Z世代受暴力對待的比率,為本港4代人之中最高,焦慮和抑鬱徵狀亦最嚴重。有學者籲加強情緒及逆境教育。
年輕人精神健康問題近年備受社會關注,仁大聯同中文大學、浸會大學、嶺南大學及高等教育科技學院,研究本港4代人的心理創傷情況,涵蓋晚期嬰兒潮世代(60至74歲)、X世代(44至59歲)、Y世代(28至43歲),及Z世代(18至27歲)。
首階段研究在2023年1月至2024年9月進行,透過網上問卷及面談,訪問逾1萬名市民。結果發現,53.1%受訪者曾經歷創傷事件,並以嬰兒潮世代經歷的比率最高達83.3%,Z世代最少僅41.7%。
惟Z世代受暴力對待的比率最高達13.9%,倘單計過去1年亦有9.4%,高於平均值;12%嬰兒潮世代也在過去1年受暴力對待。而雖然各界多年來推動防止虐兒工作,各世代受虐比率維持約13至15.1%,未見大幅改善。
研究又發現,21.9%受訪者有高壓力徵狀,有焦慮及抑鬱徵狀的分別佔20.7%及17.4%。若比較各世代的數據,4代人壓力水平相約,但Z世代出現焦慮及抑鬱徵狀的比率最高,分別達30.5%及22.3%,風險是其他世代的1.74及1.41倍。
至於在過去1年經歷創傷事件的Z世代中,出現焦慮及抑鬱症狀者分別佔56.5%及44.7%;有創傷後壓力徵狀的更達46.3%。另Z世代情緒調節力最低,人生觀負面。






心理創傷|情緒及逆境教育不足
參與研究的仁大行政副校長周德生指,研究結果符合國際趨勢,料Z世代有焦慮及抑鬱徵狀的比率較高,與他們更願意分享情緒狀態、意識到自身困難,及更關心心理健康有關。
仁大副校長(研究院)鄧素琴稱,雖然每個人隨着年齡遞增及人生階段不同,會有一定心理變化,但不能靜待創傷自然痊癒,建議機構提供更多針對年輕人的心理健康服務等。她續稱,本港過去着重灌輸學科知識,情緒及逆境教育不足,「斷斷續續,無持久性,係咁意教吓」,建議學校加強,「唔係等到有病先教。」
被為何沒把疫情及社運對心理健康的影響納入研究?鄧說首階段盼蒐集基數,第2階段會考慮加入本港特有元素,,且深入探討呈現世代差異和更敏感的問題,包括自殺傾向等,結果料1至1.5年後發布。
精神健康|3區即日起試行健康心靈先導計劃 評估及轉介輔導治療服務費用全免
最新影片推介:
🎓全新TOPSchool全港中小學校搜尋器,入HKET App即睇!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
記者:梁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