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注意|大便勿超過10分鐘 醫生曝5大恐怖下場:「齋坐唔用力」恐讓痔瘡惡化
發布時間: 4 小時前
【大便/坐廁所/痔瘡/肛裂/疝氣】不少都市人都習慣在上廁所時玩電話放鬆,但要小心切勿坐得太久。有醫生就提醒,上廁所大便不應該超過一個時間,否則可能會引發5大健康風險,即使只是「齋坐」不用力亦不能倖免。
最新影片:
台灣大腸直腸科醫生吳蒨在節目《醫師好辣》上分享,表示自己經常在門診叮囑患者上廁所不要超過10分鐘。她指出,現代人之所以習慣長時間「坐廁所」,背後原因十分多元;例如家長在有了小孩後將廁所視為唯一淨土、排便頻率及時間直線上升,不過亦有部分患者是真的在排便方面出現問題,又或是糞便較乾、硬,需要很用力才能排出,所引發的後果各有所不同。
吳蒨在節目中列出以下5種大便時間過長有可能出現的風險,供大家參考。
- 痔瘡症狀惡化
- 疝氣
- 肛裂
- 肛門膿瘍
- 肛門瘻管
吳蒨進一步提及,其實光是在馬桶上「齋坐」、甚麼也不做,已經有機會導致痔瘡惡化。對此她解釋,因為馬桶是中空的,重力會使血液往低處流,如果本來就患有痔瘡,血液便會在患處繼續淤積,從而導致情況惡化。而當人的腹部長時間處於很用力的情況下,便會使腹壓增加,令腹部器官往低壓處移動,有可能因此引起疝氣。
除此之外,其他情況如糞便過硬、需要用力擠,則有機會引起肛裂。吳蒨指,如果在奮力擠出糞便時突然感到肛門一陣劇痛,很有可能便是形成了肛裂,此時皮膚黏膜上會產生一個破口,又有機會進一步引發肛門膿瘍或肛門瘻管。而一旦出現膿瘍,就需要合併服用抗生素,甚至要進行手術切開引流。
那麼市民該如何避免這些問題發生?吳蒨就表示其實方法十分簡單,只要在進廁所時甚麼也不帶,沒有了手機、書籍等物件分散注意力,基本上就不太可能在廁所內逗留太久。
更多相關報道:痔瘡煩惱︱40歲女每天上廁所30分鐘突脫肛 醫生建議:排便勿超過這時間【附4招助排便順暢】
同場加映|3大原因容易誘發痔瘡
台灣大腸直腸外科醫生陳威佑曾在其Facebook專頁指出,無論青少年或兒童,其實都有患上痔瘡的風險;當中有3大原因容易誘發痔瘡:
台灣營養師李婉萍之前亦曾於其Facebook專頁提醒便秘人士,飲食上應該盡量在主食和配菜多含膳食纖維、減少精緻澱粉、增加蔬果攝取,日常也要多喝水及多運動,搭配運動能夠促進腸道健康。她提醒大家要緊記以下4大原則:
更多相關內容:
生痔瘡|肛門出血不一定是痔瘡 醫生拆解5種異況:其中2個是癌兆
5.29世界腸道健康日|29歲IT男痔瘡發作揭患大腸癌 醫生:留意排便3個變化
尷尬場面|女高層升職晚宴現尷尬意外 敬酒突然感覺私處全濕 衝廁所揭爆痔瘡大出血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立即下載︰https://onelink.to/f92q4m
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http://tinyurl.com/3dtnw8f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