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港大學者研AI工具 助加速癌症診斷
發布時間: 2025/02/16 19:28
最後更新: 2025/02/17 01:03
▲ 謝堅文(左)表示,新技術有助醫生獲取更清晰的細胞圖像和了解細胞資訊(港大提供)
香港大學學者最近研發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能解決現有顯微鏡下細胞樣本「能見度低」的挑戰。工具亦可透過分析圖像,提取有用的細胞和分子資訊,有助加快癌症診斷。
現有技術下,透過顯微鏡觀看細胞樣本時,樣本影像並不清晰。因此醫生通常會將樣本染色和標記,但過程費時和繁瑣,因此病人亦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才能得知細胞分析結果。
自動校正細胞顯微成像質素
由港大工程學院生物醫學工程課程主任謝堅文領導的團隊,成功研發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CytoMAD。CytoMAD透過生成人工智能以及團隊已獲得專利的微流控技術,以快速和低成本的方式對細胞樣本進行「無標記」成像,並自動校正細胞顯微的成像質素。
助縮短藥物篩選過程
CytoMAD可透過訓練,從傳統顯微鏡拍攝的圖像,提取肉眼無法觀察的細胞機械特性和分子資訊,同時解決因不同實驗批次和條件引起的常見技術差異,即「批次效應」的問題。生成式人工智能同時具備診斷功能,令CytoMAD有助醫生縮短藥物篩選的過程。
團隊與港大醫學院和瑪麗醫院合作,成功將CytoMAD應用於肺癌病人身上和進行藥物測試。謝堅文表示,團隊以申請研究資金,在三年內對肺癌病人進行臨床試驗。技術除了能應用於肺癌病人,團隊未來會訓練模型,幫助醫生預測癌症或其他疾病。
🎓全新TOPSchool全港中小學校搜尋器,入HKET App即睇!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