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施榮懷:國家賦港新戰略定位 以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

政治

撰文: 區綽彥

發布時間: 2025/03/10 15:30

最後更新: 2025/03/10 17:18

分享:

分享:

施榮懷(右)在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第三場「委員通道」回應記者提問。(新華社圖片)

全國政協常委施榮懷指,香港的未來在於與國家同頻共振,如今國家賦予香港新的戰略定位,以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相信東方明珠一定更加璀璨,要繼續發揮獅子山精神、敢贏敢闖,為國家發展貢獻香港力量。

他說,

我們常說「食四方飯,做中國事」,香港與國家的命運與共,這不是一句空話。

施榮懷: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形成  得益於國家改革開放和發展

施榮懷今日(10日)在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第三場「委員通道」回應記者提問表示,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的形成,得益於國家改革開放和發展進步,並在回歸後在香港實施「一國兩制」,為鞏固香港三個中心地位提供了制度保障。

他認為,「國際金融中心始終是香港響當當的金字招牌」,截至去年底,有1478間內地企業在港交所上市,市場總值佔總體逾80%、佔每日成交額近90%,反映香港金融市場對內地企業有強大吸引力,同時內地企業對香港金融市場的重要性。

航運方面,施榮懷說,香港是國家重要的對外窗口,隨著內地經濟發展,進出口量持續增加,香港成為世界重要的貨櫃碼頭和航運中心。他舉例指,去年香港港口處理了超過1300萬個標準集裝箱,其中四成的轉口貨物來自內地,六成的貨量以內地為目的港。

貿易方面,施榮懷指,香港作為舉世有名的自由貿易港,在全球貿易上有很多優勢,其家族亦是得益者,包括在國家改革開放後,為內地紡織企業進口紡織原料,同時將紡織產品經香港出口到全世界。

施榮懷又說,以往赴北京開會,朋友大多會問他是去「幾環」,而港珠澳大橋開通後,他與大灣區客戶聯繫,對方就大多會問他「上了大橋沒有」,充分反映香港在大灣區內「互聯互通」發展。

最新影片推介:

🎓全新TOPSchool全港中小學校搜尋器,入HKET App即睇!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

【全港中小學選校資訊】 【名校專區升學攻略】

【兒童健康百科】 【職場文化智慧】 【家事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