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檢討|社協:關注醫生會否因藥量調整覆診期 需時觀察影響
發布時間: 2025/03/12 07:00
最後更新: 2025/03/12 09:02
▲ 公立醫院藥物配發新安排於3月24日實施。(資料圖片)
醫管局本月於部分醫院實施「優化配藥」安排,門診及出院病人藥物處方長度,新增24周上限限制,預料減少浪費下,每年可節省數千萬元。總藥劑師崔俊明預計,預計每個門診每年多250名病人配藥,大型醫院需待足夠藥劑師,才可以實施新安排。
最新影片推介:
社協幹事彭鴻昌就表示,藥物費用的而且確應慳得就慳,但亦坦言節省的開支,相比於醫管局每年約百億元的藥費僅屬很少的數目。他亦關注,限制藥物處方時長後,會否反而令病人覆診期縮短,以及令輪候時間上升,指尚需時間觀察新安排影響。
彭鴻昌亦指,若當局最終目標設定為8星期,預料病人覆配藥物的密度,會較現時以倍數上升,認為需待社區藥房配合才推行。
陳凱欣:新安排應更簡單 對沿用公院藥房配藥有保留
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委員陳凱欣表示,支持醫管局透過減少配發藥物,減低藥物浪費。惟她認為計算減少配發藥物的方法應更簡單,建議應挑選個別地區和病種先行先試,例如穩定的三高病人,給予病人合理適應期,並測試新安排會否衍生操作困難,再制定明確擴展時間表。
陳凱欣認為,公立醫院或門診藥房病人多、壓力龐大,對沿用有關藥房覆配藥物有保留。她亦關注,公院和門診藥房的藥劑師會否提供藥物諮詢服務,例如檢查病人有否妥善服藥或儲存藥物。陳凱欣建議,善用賽馬會等慈善機構開設的社區藥房,或由地區康健中心擔當「藥物諮詢站」的角色,為醫管局病人覆配藥物,真正發揮基層醫療的效果。
🎓全新TOPSchool全港中小學校搜尋器,入HKET App即睇!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