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科第二學位|28歲學生坐擁經濟、中醫及IT學位 讀第二學位醫科「有心不怕遲」
撰文: 陳展棋
發布時間: 2025/03/12 22:11
最後更新: 2025/03/13 18:19
▲ 港大醫學院今舉行4年制第二學位入學講座。(讀者提供)
港大及中大醫學院明年開辦第二學位課程,各有25個名額,港大今黃昏(12日)舉行入學簡介會,坐滿蒙民偉樓3個演講廳,有曾就讀經濟、中醫及IT學位三個學位的入學講座參與者表示,讀醫是「有心不怕遲」 。
課程即日至6月20日起接受報名,於4月23日及7月11日面試,僅接受科學第一學位申請者,不接受非科學第一學位申請者。28歲沈先生第一學位是經濟學,另亦分別於美國就讀IT學士,以及於中大就讀4年中醫碩士課程,目前於一間中醫診所擔任助理。
沈先生指,自己回流香港僅數月,「如果學醫可以comfort到人,救到人幫到醫使命感好大」。他指,中醫以整體方式,「五臟六腑」治療病人,認為與西醫可以互補,希望可以先取西醫牌,然後再進修中醫。他指,會將讀書融入生活,相信可應付課程,「覺得有心不怕遲,好過40歲先轉行。」
主修中大音樂、副修公共衞生的劉先生表示,「Music的就業環境唔好,想行第二條路」。他指,已經報讀港大課程,但仍然會對比港大及中大課程。他指,港大課程有Enrichment year(增潤學年),自己比較希望進行研究為主。劉先生笑言「唔知收唔收」,但指自己GPA都幾高,相信可以應付4年制課程,「如果覺得自己鐘意,就會去做」。他表示自己一直研習流行病學,希望進一步促進health equality(健康公平)。
港大醫學院助理院長關日康表示,相較於中學升讀的醫科生,更希望了解第二學位申請人讀醫意願,要求學生具熱誠及批判性思考能力,面試將由英文及中文進行,面試不會有語文能力測試,但要求學生懂得廣東話。
另一名助理院長黃田鎮表示,明白4年制課程是挑戰性工作,會有度身訂造迎新課程,亦會提早提供教學教材,並設研習工作坊。教學會以小班教學進行,另設有超過500個項目的試題庫,讓醫學生熟習醫學議題。黃田鎮就為港大「解畫」,指港大醫學院非如外界般質疑是不友善、及讓學生獨自學習,指教學團隊具熱誠,友善,亦不將病人視為問題,而具人性化。
被問到為何不接納法律系等課程,關日康指屬教資會規定,除非有進一步通知,否則不接受非科學課程。他指,已收到不少具潛力學生的申請,相信會是具競爭力的課程,強調港大是本港同類課程中「最好選擇」。
🎓全新TOPSchool全港中小學校搜尋器,入HKET App即睇!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