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工智能|人類終將被AI取代?DeepSeek列5大不會被替代職業 公開普通人防淘汰3原則

健康資訊

撰文: 羅嘉欣

發布時間: 2025/03/21 16:32

最後更新: 2025/03/23 11:02

分享:

分享:

有媒體向DeepSeek提問,列出5大不容易被替代的職業。

有媒體向DeepSeek提問,列出5大不容易被替代的職業。

【AI/人工智能/求職/DeepSeek】隨著AI(人工智能)發展蓬勃,逐漸能夠完成不少工作,不少人都開始擔心自己會被替代。有媒體就向DeepSeek提問,讓它列出5類不容易被替代的職業,並分享普通人防止被淘汰的3大原則。

最新影片:

視訊播放器 正在載入。
目前時間 0:00
總共時間 0:00
載入完畢: 0%
串流類型 直播
剩餘時間 0:00
 
1x
    • 章節
    • 關閉描述, 選擇
      Advertisement

      據《快科技》、《央視網》等內地媒體報道,有傳媒工作者將「人工智能時代下,到底什麼工作最不容易被取代?」這個問題拋給DeepSeek,它經過「深度思考」之後,給出了一份名單,分別為以下5類工作:

      AI人工智能|5大職業不容易被AI替代

      點擊圖片放大
      +6
      +5

      1. 藝術與創意設計類職業,例如演員、藝術家

      2. 需要實體參與的職業,例如運動員

      3. 複雜決策與管理類職業,例如企業家、高級管理者

      4. 高技能操作與科研類職業,例如科學家、研究人員

      5. 解決模糊系統問題的職業,例如外交官、危機談判專家

      AI人工智能|防淘汰3大原則

      隨著科技日漸發達,有不少工作內容已經可以由AI代為完成,那麼普通人該如何防止被淘汰?媒體再次詢問DeepSeek,結果得出一長串回答,總結為以下3大原則

      點擊圖片放大
      +11
      +10

      1. 練好AI替代不了的「三板斧」

      • 學會察言觀色,處理好人際交往:例如安慰焦慮的客戶、看臉色調整溝通方式(AI分不清對方是真的生氣還是開玩笑)、累積人脈獲取資源(AI不會約人喝酒談合作)
      • 學會創新:將完全無關的東西合併成新的主意,例如用外賣邏輯做養老服務;敢於試錯(AI只會「按套路出牌」);透過講故事讓人買單(同樣的數據,你能講出熱血故事,而AI只能做powerpoint)。
      • 學會洞察人心:看出對方沒說的需求,例如客戶嘴上要便宜,其實是怕丟面子;代替AI處理糾紛;製造驚喜體驗(生日賀卡上手寫兩行字,比AI生成的詩有用10倍)。

      2. 把AI當成助手而非對手

      • 日常操作:讓AI幫你查資料、做表格、改錯別字,以省下時間幹正事;用AI試錯:先讓它生成10套方案,挑一個最差的倒推改進;訓練AI當你的專屬助手:讓它學你說話風格,用以應付重覆諮詢。
      • 進階玩法:用AI預測行業趨勢,但最後決策依然由自己決定;讓AI模擬客戶刁難問題,提前練手;把枯燥的工作流程AI化,自己則專注於核心環節。

      3. 以「非正統」方法保住飯碗

      • 尋找AI的盲區:專攻需要「揹鑊」的工作,因為AI不能坐監,財務簽字還需由真人負責;做需要現場應變的工作,例如水管工、急救或幼稚園老師;鎖定小眾定製市場(富豪寧願多花錢找真人設計師)。
      • 給自己貼金:考取有「簽字權」的專業,例如律師、醫生及建築師等;工作留「人味」證據,例如在重要的合約上加入手寫備註,在客戶會議時當面討論;成為「AI翻譯官」,幫老闆解釋AI方案,將技術語言變成人話。

      AI人工智能|防淘汰口訣

      技能選擇三原則: 要動手動腳(理髮師比收銀員安全); 要動心動情(心理諮詢比電話客服安全); 要背責任(自動駕駛出事故還是需要真人擔責)。

      工作升級三步走:先用AI把自己從瑣事裡解放出來;用省下的時間學習新技能(比如從Excel民工轉型業務分析);將自己變成「人機接口」(公司裡最懂用AI提升效率的人)。

      更多相關報道:身心健康|成功人士每日早上做的1件事 奇早認證10分鐘助提升腦力

      身心健康|10招提升記憶力+養成早晨規律

      想完成工作,腦力必不可少,而針對提升大腦記憶力及規律,世界知名腦力教練Jim Kwik就曾提出以下10大建議:

      點擊圖片放大
      +11
      +10
      • 早上將夢境內容寫成日記紀錄
      • 整理床舖
      • 使用非慣用手刷牙
      • 喝水
      • 沖冷水澡
      • 喝喜歡的茶
      • 記錄期望達成的事,例如別做的事、個人想達成的事、在專業領域想要達成的事等
      • 使用對大腦有幫助的食材,製成奶昔飲用
      • 閱讀(每星期讀一本)
      • 冥想二十分鐘

      資料來源:《快科技》、《央視網

      相關文章:

      AI診症|醫生遭病人質疑治療方案 查資料驚揭「DeepSeek是對的」

      未來預言︱AI預測人類千年後7大變化 外表美麗卻大腦萎縮、依賴電腦致駝背長出「鷹爪手」

      喪女之痛︱22歲愛女4年前患病離世 音樂人爸爸「AI復活女兒」:從未打算走出喪女之痛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立即下載︰https://onelink.to/f92q4m

      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http://tinyurl.com/3dtnw8f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