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世代殺到! 7份薪高糧準「鐵飯碗」名單曝光【附4招自我升值】
撰文: 黃堯姿
發布時間: 2025/03/19 15:03
最後更新: 2025/03/19 18:19
【AI/人工智能/被淘汰/筍工/危機感】AI技術便利生活和工作,人類享受方便的同時,亦要開始有危機感,皆因當人工智能廣泛使用後,一些職業很有可能會被淘汰。綜合國外機構和調查結果,一文看清AI對人類的威脅。身為打工仔不想被汰弱留強,就必定要增值自己!
最新影片:
人工智能|7大好工不被AI淘汰
美國財經新聞網站《Money Talks News》近期分析指出,未來有7大領域不僅工作需求穩定,薪資回報也相當可觀。報道指出,這些領域因具備高度專業性、情感連結或即時應變能力,故不易被人工智能(AI)取代,成為未來職場的熱門選擇:









1. 醫療專業:人口老化帶動需求增長
隨著全球人口老化,醫療需求持續攀升,醫療專業人員如醫師、護理師等職位的需求將大幅增加。醫療產業不僅需要專業知識,還需具備人性化的照護能力,這些都是AI難以取代的關鍵因素。
2. 技術性工作:高度人工操作技能難以被取代
水電工、建築工人等技術性工作,因需要高度的實務操作技能與經驗,成為AI難以取代的領域。隨著基礎建設投資增加,技術性工作的需求也將持續成長。
3. 教育領域:情感支持與指導無可替代
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不僅傳授知識,更提供情感支持與個人指導。雖然AI可以輔助教學,但無法取代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關懷,因此教育領域仍是不可或缺的職業。
4. 心理健康領域:同理心成關鍵
隨著社會對心理健康的重視,心理治療師、輔導員等專業需求不斷擴大。儘管AI可以提供心理健康資源,但缺乏同理心與情感連結,無法完全取代人類專業人員的角色。
5. 公共安全職位:即時應變能力不可或缺
警察、消防員、網路安全專家等公共安全職位,需要高度的即時判斷與應變能力,這些都是AI難以複製的關鍵技能。在現代社會中,公共安全職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6. 創意領域:人類直覺與獨創性無可取代
雖然AI可以協助設計與內容創作,但行銷、使用者體驗設計、寫作等創意領域,仍然依賴人類的直覺與獨創性。創意工作者的靈感與情感表達,是AI無法模仿的核心價值。
7. 綠色能源產業:永續發展帶動職業擴張
隨著全球邁向永續發展,綠色能源產業如太陽能、風能及環境工程領域的職業需求不斷擴大。這些工作需要專業知識與實踐能力,且與環保議題緊密相關,成為未來職場的熱門選擇。
人工智能|調查:千禧世代最易被AI取代
廣告公司Chadix在今年初最新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受訪的2,278位商界領袖、企業家以及專業人士中,有38%的商界領袖表示,千禧世代可能是受人工智能衝擊最大的世代,調查結果排名如下:






嬰兒潮世代(60-78歲):難以被取代
由於嬰兒潮時代已臨近退休,或擔任人工智能難以取代的高階職位,只有10%的商界領袖表示該世代會受到AI衝擊。
X世代(44-59歲):可能難以適應技術革新
面對AI衝擊,20%的商界領袖將X世代評為中度風險。X世代主要擔任技術和營運職務,雖然許多人擔任自動化程度較低的領導職務,但有些人卻很難適應快速發展的技術,而且重新培訓的機會也有限。、
Z世代(12-27歲):易替代的入門級工作
25%的商界領袖認為Z世代是第二個最容易受到AI影響的世代。這是因為該世代往往集中在入門級、重複性的工作,例如客服以及零售,而這恰恰是極易被自動化的領域。即便Z世代的科技技能能幫其適應,有限的工作經驗也增加了Z世代被替代的風險。
千禧世代(28-43歲):處於大力發展AI的行業
約38%的受訪者認為千禧世代面臨的風險最大。千禧世代往往擔任中階職位,但其所處的行業大都在大力投資AI,例如行銷與財務及行政職能。如資料分析和專案管理等工作內容的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因此千禧世代極易受到影響。
人工智能|最受AI影響的5大職位








行政秘書(57.1%):日常工作如資料輸入以及日程安排等極易被自動化趨勢而取代
客戶服務(46.1%):AI聊天機器人以及虛擬助手正在迅速取代人工客服
行銷創意(35.1%):內容生產以及廣告定位等工作愈來愈多地由AI工具處理
技術工程(29.4%):基本的編程、測試以及IT支援工作正在被AI自動化簡化
管理(15.4%):人工智能正在影響工作流程優化
其他(4.4%):其他高風險職位包括後勤、人力資源以及法律合約審核
人工智能|CEO教4招自我增值
Chadix的創辦人及首席AI策略師Danny Veiga指出,打工仔可以透過以下4個方法來提高自身的職業競爭力,以應對AI的衝擊:







1. 掌握人工智能工具
學會使用AI工具,讓AI完成重複性工作,員工則可以專注於更具增值性的工作,從而提升競爭力。
2. 跨領域應用專業知識
結合技術知識與人際交往能力,打造多樣化的技能組合,例如懂得基本編程的行銷人員或擁有商業頭腦的軟件工程師將更具市場價值。
3. 培養情商
加強同理心、溝通和領導力等人際交往能力,這些技能往往是AI難以取代的,成為職場中的差異化優勢。
4. 掌握AI整合的主導權
將自己定位為AI技術與商業目標之間的橋樑,領導應用AI技術的商業計劃,將AI技術融入日常工作層面,更廣泛活用AI。
身心健康|10招提升記憶力+養成早晨規律
想要升大腦記憶力及規律,世界知名腦力教練Jim Kwik則提出以下10大建議:












相關文章:
人工智能| AI能預測「人類死亡時間」 丹麥研究曝:準確率78%
人工智能︱準確率近8成 科學家研發「算命AI」 可預測人類死亡時間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立即下載︰https://onelink.to/f92q4m
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http://tinyurl.com/3dtnw8f5